小明王韩林儿为何不禅位给朱元璋,以求自保?

唐宋元明清 2022-10-18 13:05:39

小明王韩林儿在龙凤九年(1363年)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被朱元璋救至滁州,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最终在龙凤十二年(1366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洲江中。

那么,韩林儿为何不禅位给朱元璋,以求自保?

首先,来看看禅让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法统传承,即让前朝的合法性来为本朝的合法性背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禅让是汉献帝禅位曹丕,当然,这是曹丕强迫的。那曹丕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汉献帝,一定要导演一出禅让的戏码呢?

很简单,当年刘邦伐无道、诛暴秦,得国之正毋庸置疑。现在强汉已持续了四百多年,当今的汉献帝也并不是夏桀、商纣这样的“无道之君”,上一个想篡位的王莽,人头已经被被汉朝宫廷收藏了。

那曹丕代汉有什么理由?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曹丕取代汉朝?曹魏的合法性在哪里?

曹魏的回答是这样的:汉朝曾经是有天命的,但现在曹操、曹丕父子功高盖世,天命自然就转移到了他们这些“有德之人”身上,因此,要将天下交给魏王手上。这在汉献帝禅位诏书里说的很清楚:

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赖武王神武,拯兹难於四方……

可以去看《三国演义》王司徒在两军阵前对诸葛亮说的话,差不多的逻辑。

总结起来就是,汉朝有合法性,因而受汉禅的曹魏继承汉朝法统,也就同样有合法性。

所以,对于通过禅让建立的王朝而言,他们的合法性都要基于前朝的合法性。禅让,就是在承认前朝合法性的基础上,用前朝合法性来为本朝合法性背书。

因而,司马炎必须要封曹奂当陈留王,让他在魏王国的都城邺城继续奉曹魏之祀。司马炎还必须要保留曹魏封的刘家山阳公国,因为没有汉朝的合法性就没有魏国的合法性,因而也就没有了晋朝的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王朝要立『二王三恪』,不仅要封前朝皇室,还要封前朝的前朝皇室。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为了建构政权的合法性。

然后,再看看朱元璋和韩林儿。

如果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禅让,意味着什么?

这首先意味着,朱元璋的国号就不可能是大明,而是韩宋政权给朱元璋的封爵『吴』。参照曹丕、司马炎他们的程序,朱元璋在成为吴国公、吴王之后,接受韩林儿禅让,建立吴朝,史称吴太祖。

而在实质上,这也意味着,如果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禅让,那么朱元璋就是承认了小明王韩宋政权的法统,并用韩宋的法统为自己的吴朝背书。

那韩宋政权的法统来自哪里?是来自宋朝的血缘逻辑,韩林儿他爹韩山童宣称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孙。

所以朱元璋接受小明王禅让,就相当于他要承认“北宋-南宋-韩宋-吴”这一法统链条。

但是这一法统链是没有元朝位置的,韩林儿要直接继承宋朝,那灭宋的元朝就只能是伪朝,同样,继承韩宋的朱元璋也只能承认元朝是伪朝。

这在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先例。五代十国的后唐就号称直接继承唐朝法统,否认了后梁法统,而石敬瑭的后晋继承后唐,因而也要否认后梁的正统性,所以后晋王朝的『二王三恪』就是北周、隋朝和唐朝(包括唐和后唐)三朝的皇室。

是日,诏曰:“应天开国,恭己临人,宜覃继绝之恩,以广延洪之道。宜于唐朝宗属中取一人封公世袭,兼隋之酅公为二王后,以后周介公备三恪,主其祭祀,及赴大朝会。”

就像后晋承认后唐、否认后梁一样,如果朱元璋受韩宋禅,也必须要承认韩宋、否认元朝。

这样做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当年石敬瑭就是这么干的。但问题就出在,朱元璋自己不想这么干。

是的,朱元璋不想继承韩林儿的法统,不仅不继承韩林儿法统,朱元璋还觉得韩宋这帮人全都是贼人、妖人。

朱元璋一朝编纂的《元史》是这么说的:

辛亥,颍州妖人刘福通为乱,以红巾为号,陷颍州。初,栾城人韩山童祖父,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谪徙广平永年县。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福通与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复鼓妖言,谓山童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

韩山童祖父是在用白莲会“烧香惑众”,韩山童是宋徽宗后人不过是鼓吹出来的“妖言”,信韩山童的都是“愚民”。而刘福通呢,“颍州妖人”罢了。你看,朱元璋不仅不觉得韩宋是正统,还觉得韩宋这帮人都是妖人,都是反面人物,认为白莲教也都是妖言惑众,完全否认了一个遍。

一句话,韩宋是伪政权,没有合法性。

朱元璋否认韩宋法统,那他继承什么法统?元朝的法统。

他在继位诏书里说的很明白,元朝入主中原是符合天命的,所以元朝是正统王朝。现在过了百年,元朝已经运数终了,天命就轮到我朱元璋了。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因此,朱元璋也没有封韩宋后人,只封了元昭宗儿子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朱元璋说,明朝和元朝的关系,不类似于唐朝和王世充的关系,而类似于唐朝对隋朝的法统继承关系(唐朝接受隋恭帝禅让,继承隋朝法统)。朱元璋还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癸酉,买的里八剌至京师,群臣请献俘。帝曰:“武王伐殷用之乎?”省臣以唐太宗尝行之对。帝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耳。若遇隋之子孙,恐不尔也。”遂不许。又以捷奏多侈辞,谓宰相曰:“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乙亥,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因此,朱元璋的法理建构中,明朝继承元朝的法统,而否认韩宋政权的法统。

可以说朱元璋的法统建构经历了从韩宋到元朝的根本转向。不过,朱元璋的转向并非一蹴而就,在龙凤九年(1363年)救出小明王的时候,朱元璋明显还是倾向于做韩宋政权的臣属。原因也很简单,当时陈友谅的汉政权还在,张士诚也刚刚自立吴王,天下局势犹未可知,当时的朱元璋如果就想着抛弃韩宋、继承元朝的事,未免太过异想天开。

子理既还武昌,嗣伪位,改元德寿。是冬,太祖亲征武昌。

二十三年九月,士诚复自立为吴王,尊其母曹氏为王太妃。

而到了龙凤十二年(1366年),此时陈汉已亡,朱元璋也已进兵张士诚,此时距明朝建立已不足两年,天下大势已定。此时,朱元璋显然已在思考应当如何构建一个新王朝的法统。我们不知道朱元璋的思考过程,但知道他的思考结果:继承元朝,否认韩宋。

如此一来,朱元璋手上就有了一个烫手山芋,就是他名义上的主子韩宋皇帝韩林儿。如果朱元璋想继承韩宋法统,事情反而简单了。朱元璋只要随便什么时候把韩林儿拉出来,演一出禅位仪式,这之后朱元璋再给韩林儿封一个爵位,允许韩林儿在封国奉宋祀,直接了事。

但问题是,朱元璋的法统建构中,元朝是正统,韩宋是伪政权,是一群妖人。这下好了,一个伪政权皇帝在手里,怎么处理?封爵位扔一边吧,给僭伪者封爵在合法性上说不通。公开杀掉吧,当时是你作为臣子把韩林儿接过来,现在又以臣弑君,面子上也挂不住啊。那就剩最后一个办法了。

让韩林儿自然死亡,如果他不自然死亡,那就帮他自然死亡。

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更加顺理成章地抛弃了韩宋给他的封号吴,转而建立了大明。当年『大元』国号来自于易经彖传里的『大哉乾元』。而大哉乾元后面就是『大明终始』,所以,『大明』这个国号本身就表明了,『大明』要当『大元』法统的继承者。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因此,就算朱元璋想不开非得搞个禅让,朱元璋也只能是把元顺帝从草原里抓回来找个禅让,至于韩林儿嘛,朱元璋的逻辑就是:禅位,你也配禅位给我?

1 阅读:481
评论列表

唐宋元明清

简介:一位历史/影视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