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粉丝很执着,先是留言希望小编关注一下重庆大学与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共建的事情,然后又通过后台私信,期待小编对这个事情的关注。
其实,此事小编早就注意到了,而此次这位粉丝的特别“期待”,让小编不得不对这个事情进行一个梳理。
5月23日,据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5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结构工程专家、重庆大学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绪红院士莅临我校。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赵文平,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文热情接待了周绪红院士一行。

此次,周院士来到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在该校礼堂为高一、高二的同学开展了主题为“漫谈风力发电与风电结构”的专题讲座。

这应该是重庆大学与巴蜀科学城中学校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的首场进校讲座,也说明了重庆大学与巴蜀科学城中学校的合作共建迈出了实际的步伐。
4月12日,据巴蜀科学城中学、重庆大学科协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0日,重庆大学、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互动合作研讨会在虎溪校区理科楼LA308会议室召开。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国际课程中心、教务处、年级负责人等,重庆大学科协秘书处、理学部办公室、信息学部办公室、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理学部、信息学部所属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相关专家学者共约40人出席了会议。

据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建设与发展,大中衔接、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科学教育做加法、科技创新培优”三个主题交流研讨。
巴蜀科学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即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正在建设并即将投入使用的国际部。根据规划,该中心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努力开创公办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新局面。

其中,国际课程中心开设了AP微积分、统计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经济学等二十余门AP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修读。
此外,学生可根据升学需求修读A-Level课程,从常见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地理、文学、历史,到经济学、商务管理、心理学、戏剧、音乐、艺术与设计等都可以选择。

同时,国际课程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国际课程融合体系,完善各类服务,为更多学生升入世界顶尖高校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路径。

目前,该学校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154049平方米,办学规模105个班,其中,初中60个班,高中30个班,即将投用的国际课程中心15个班。
根据巴蜀科学城中学的办学思路,国际课程中心内强外联,形成高校赋能办学格局;内培外引,搭建智慧强师队伍;内修外拓,开辟多元升学路径。
显然,此次跟重庆大学的合作共建,主要就是联手共建国际课程中心。
在此次会上,巴蜀科学城中学聘请物理学院副院长王锐、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张财志为科学副校长,赵文平校长现场颁发了聘书。


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周斌在交流发言中指出,两校拥有开展“大中衔接”合作的地缘优势,两校共建共享是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希望两校探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畅通互动合作,推进落实落地,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巴蜀科学城中学副校长程薇就学校国际课程中心建设做了具体介绍,该中心是高新区建设“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将开创公办学校国际化教育新局面,中心将于今年招生开班,实施小班制精细化培养。

如果说跟巴蜀科学城中学就国际项目的共建是一次更加深入的合作的话,实际上,重庆大学早已将合作链接到重庆多所基础教育阶段的知名学校。
3月20日,据重庆大学网站消息,3月19日,重庆大学理学部与南开中学在虎溪校区理科楼LA308会议室举行大中衔接工作研讨会。
其中,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吕珍律、教务处主任肖军、教科处主任卓峻峭以及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周斌、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物理学院副院长王锐以及数理化生四个学院的11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该会议紧紧围绕基础学科如何做好大学与中学的深度衔接,如何做好中学项目化的科学和工程教育,两校如何发挥优势,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大主题进行了务实的研讨。
下一步,还有望在师资培养、课程研发、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
此外,3月13日,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南渝中学公布消息称,南渝集团校的南渝中学、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分别聘任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张育新、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为科学副校长。
显然,今年以来,重庆大学在跟本地知名中学的合作方面可谓形式多样,特色各异,但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做好大学与中学的深度衔接。
此举意义重大。
为什么?
从小编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对于重庆大学来说,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实现,既要依靠校方全员的共同努力,但是,优质的生源更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跟本地知名学校的深度衔接,有助于重庆大学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
二是对于重庆来说,重庆大学吸引到的本地优质学生越多,毕业后留在重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等同于在为重庆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
因此,重庆大学的此举既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为重庆的人才强市做铺垫。
当然,对于重庆大学来说,这并不是全部。
因为,重庆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也有着清晰的目标。
早在2020年,重庆大学就开始进军基础教育领域,并一下子挂牌了两所学校。
20204月23日上午,重庆大学、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重庆大学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重庆大学附属中小学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新重大附中、新重大附小将于2020年秋季按合作协议招生。

根据协议,重大附中与重庆七中联合办学,两校同时挂牌“重庆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重大附小与育英小学联合办学,两校同时挂牌“重庆大学附属小学校”“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重大和沙区政府组建“重庆大学附属中小学共建协调工作组”对新重大附中、新重大附小进行管理,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两所学校的投入,以一流中小学为目标,更新理念,加强管理,提升水平。
时任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指出,新重大附中、附小要以全国一流中小学为目标,在办学理念、办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以及学生成长等方面瞄准一流水准,巩固沙坪坝区全国教育强区、教育大区的地位。
显然,对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重庆大学非常重视。
就在最近两个月,重庆大学也在不断加大对附属学校的工作力度。
4月1日,重庆大学附属中小学共建协调工作组会议在重庆大学附属中学召开。沙坪坝区副区长黄可欣,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建华,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处长罗晓梅、附属中学校长欧权、附属小学校长陈丽等共建协调工作组成员出席会议。

4月8日上午,重大附中(重庆七中)共同体集团“科创班”建设方案研讨会在东川书吧举行。重庆大学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处长罗晓梅、科协秘书长周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黄璐、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育新、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办公室主任张珮璐、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禤莉明等领导专家和附中领导班子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重大附中校长欧权详细介绍了“科创班”的建设构想。他指出学校携手重庆大学共建“科创班”,并以科创激发办学活力,以质量夯实东川品牌。同时,附中依托大学的深厚教育资源,共同推进科创项目的实施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努力把重大附中(重庆七中) “科创班”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名片。
尤其是此次研讨会,是否意味着东川中学计划纳入重大附中(重庆七中)的体系呢?那么,重庆附中(重庆七中)也将新增一个成员校。
当然,这也更意味着重庆大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推进。
4月2日,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一行深入重大附中(重庆七中)、重大附小(育英小学)、幼儿园,调研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并召开交流座谈会。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可欣,副校长卢义玉一同参加调研。

黄可欣介绍了沙坪坝区教育发展总体情况,并代表区委、区政府对重庆大学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沙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她指出,要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凝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育人方式变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增强与重庆大学合作办学粘度、效度,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重大附中、重大附小品牌越擦越亮,办成老百姓心中的一流名校。

王树新代表学校感谢沙坪坝区长期以来对重庆大学给予的全方位支持和帮助。
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发展,将继续深化同沙坪坝区的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大学专家、科技、平台等综合优势,持续推进附中、附小和幼儿园高质量建设,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重大附属教育体系。要不断创新丰富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形式,共同做好不同学段学生与重庆大学优质资源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新模式,形成沙坪坝区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双方协议,重大和沙坪坝区政府组建“重庆大学附属中小学共建协调工作组”,对新重大附中、新重大附小进行管理,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两所学校的投入,更新理念,加强管理,提升水平。
悄然间,重大附属教育体系在逐步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全阶段教育。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重庆大学来说,总体思路其实就是“两手抓”:
一手抓与知名中学的更加深度的合作,做好大中衔接;
一手抓附属基于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流的附属教育品牌。
潜心数年,重大附属体系初步成形。
那么,未来的重庆大学可以打好这手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