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证书】
引言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急性胰腺炎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两类常见但性质迥异的疾病。两者均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但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差异显著。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角度,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这两种疾病。
一、急性胰腺炎:危险的“胰腺风暴”
1.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因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自身消化性炎症,起病急骤,轻症可治愈,重症可能危及生命。
2. 常见病因
·胆石症:胆结石阻塞胰管是最常见诱因(约占50%)。
·酒精滥用:长期饮酒直接损伤胰腺细胞。
·高脂血症:尤其是甘油三酯>11.3mmol/L时风险显著升高。
·其他:创伤、药物、病毒感染等。
3. 典型症状
·剧烈上腹痛:持续、刀割样,常向背部放射,弯腰抱膝可稍缓解。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减轻。
·发热、腹胀:重症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衰竭。
4.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排查胆结石)、增强CT(评估胰腺坏死程度)。
5. 治疗原则
·轻症:禁食、静脉补液、镇痛(如哌替啶)、抑酸(质子泵抑制剂)。
·重症:需ICU监护,必要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病因治疗:如胆源性胰腺炎需尽早行ERCP取石。
6. 预防与注意
·控制血脂、戒酒、及时治疗胆石症。
·高脂血症患者需低脂饮食,必要时服用降脂药。
二、胃食管反流病(GERD):恼人的“反酸烧心”
1. 什么是GERD? 胃食管反流病是因胃内容物(含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慢性疾病。
2. 病因与诱因
·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
·胃排空延迟:如糖尿病胃轻瘫、肥胖。
·生活习惯:饱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夜间进食。
3. 典型症状
·烧心:胸骨后灼烧感,餐后或平卧时加重。
·反酸:酸味液体反流至咽喉。
·不典型症状: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哮喘(反流物刺激咽喉或气道)。
4. 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
·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反流事件的“金标准”。
5. 治疗策略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饱食,睡前3小时禁食。
·抬高床头15-20cm,减少夜间反流。
·戒烟酒,限制咖啡、巧克力等松弛括约肌的食物。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疗程4-8周)。
·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加速胃排空。
手术治疗:内镜下抗反流术或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适用于药物无效或并发症患者)。
6. 长期管理
·避免症状反复需坚持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长期小剂量PPI维持治疗。
·定期胃镜监测Barrett食管患者(癌变风险略增)。
三、两者如何区分?就医建议
·疼痛特点:急性胰腺炎为持续性剧痛;GERD多为烧灼感,与体位相关。
·伴随症状:胰腺炎常伴呕吐、发热;GERD以反酸、咳嗽为主。
·危险信号:若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或体重下降,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
总结 急性胰腺炎是需紧急处理的危重疾病,而GERD更多需要长期生活方式干预。无论症状轻重,及时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是关键。若有疑虑,请尽早咨询消化专科医生!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张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