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北京的美食,其实还真不少,不过我们要吃的话,还得去市井街头,或者是去赶集。在前些年的时候,一直待在北京工作,周六周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去赶大集,像高丽营大集,沙河大集,还有平谷大集,未来科技城大集等等,几乎都去了一个遍,而且在这些大集当中,有着不少好吃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沙河大集,人们在三四点钟的时候,就会出摊,有的卖衣服,有的卖小吃,有的卖鞋子,还有的卖串串,还有的卖花草等等,不过最受欢迎的,肯定还是各种吃的,毕竟民以食为天,怎么能够错过这个美味呢?
早上赶大集的话,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老北京特色美食,豆汁,焦圈儿等,在这里也比较的常见,而人们吃的最多的,当属卤煮。
卤煮,是北京的传统小吃,它是一大锅东西放在一起炖,什么猪肠还有猪肺之类的,然后搭配着火烧一起吃。在我家看来,这个可比豆汁好吃的多,而且也比较的饱腹,吃着也是特别的鲜美。
那么这个卤煮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据当地人讲,这个卤煮最早是起源北京城南的南横街,在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制作的苏造肉过于的昂贵,人们就选用了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
要知道,这个小吃,虽然被誉为是穷人的专属,但其起源却源自于宫廷,《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苏造肉的咏诗一首:“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并注说:“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
这个苏造肉,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卤煮火烧,在旧时,人们用不起五花肉,就用猪头肉以及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意外造就了这种特色小吃。
既然这么美味,为啥北京卤煮很难走出燕蓟之地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相当的关键。
1、 缺少一定的宣传
在提到北京小吃或者是美食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到北京烤鸭、小窝头还有焦圈之类的,要不就是口味独特的豆汁,而卤煮作为一种,名声很小,只有当地人才喜欢吃的一种小吃,本身就注定难以走下去。
因为本地人很喜欢吃,而且都已经待在北京了,那么其它地方,压根也不屑的去,这对于美食的传播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 人们现在更加追求健康了
卤煮,毕竟用都是猪下水制作的,比如各种猪大肠还有猪肺,另外还有猪头肉之类的,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也更加追求健康了,对于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也就吃的更少了。
也正是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所以这些小吃,也慢慢被人给遗忘,但其实还是值得我们去品尝的。
3、 口味相对比较的重,不适合大部分人群
一种美食想要传播出去,那肯定要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如果只是小部分人喜欢吃的话,过于的小众,也很难走出去,卤煮,它是用的老汤制作的,口味是比较重的,而且咸味也比较重,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吃不习惯。
咸味太重,也没法正儿八经的推广开来,所以卤煮,很难走出去,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朋友们,有机会的话,还是可以去品尝一下北京卤煮的,味道挺特别,也算是正儿八经的老北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