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聚会上,大家聊起手机上的那些聪明应用程序时,总能听到某些名字不断被提及。
“你听说过DeepSeek吗?
它居然打败了那么多老牌AI应用,”朋友小李兴奋地说,“真不敢相信短短几个月能做到这一点。”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应用究竟有多火热。
我决定深入了解一下,看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排行榜上都有哪些新变化。
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排行榜出炉这次的排行榜由知名风险投资公司a16z发布,分析了全球各大AI应用的表现。
榜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Web端和移动端。
它们分别根据Similarweb的独立月访问量和Sensor Tower的月活跃用户数(MAU)进行统计。
榜单排出了TOP 100,还有一些接近榜单的潜力AI产品,这些细微但重要的区别都显示了我们的AI应用领域日渐细化和专业化。
这份榜单可以说是目前最具有权威性的,因为它采用了严格的数据驱动方法,进一步排除了并非以AI为核心功能的应用,如Canva和Notion。
此外,此次榜单还首次引入了“边缘榜单”(Brink List),列出了10款接近TOP 100的潜力AI产品,使得榜单更加丰富多彩。
ChatGPT:持续保持王者地位如果说2025年AI应用榜单上有一个名字无人不知,那就是ChatGPT。
自2022年11月发布以来,ChatGPT迅速攀升至头部位置。
最令人惊讶的是,仅用了五天就达到了100万用户,两个月内用户数即突破1亿。
这次上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在2023年3月之后,ChatGPT的Web端增长有所放缓,但后续的一系列更新又带来了增长的第二波高潮。
例如,新的GPT-4o模型和高级语音模式的上线,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甚至在2024年4月后推出的推理模型o1-preview,再次让ChatGPT添上了一层亮色。
正因如此,在2025年2月中旬,ChatGPT用户数已经翻倍,达到4亿,这一个个数据展现了它的强大实力。
相较于Web端的波动,ChatGPT在移动端的发展则相对稳定。
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移动端用户数每月以5%到15%的速度稳步增加,到2025年2月,其移动App用户量已占到总用户的43%。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1.75亿的移动用户中,ChatGPT在AI应用领域仍然遥遥领先。
DeepSeek:中国新星的崛起如果ChatGPT是登上宝座的王者,那么DeepSeek就是那个刚扛着大旗跑进城池的新秀。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Web端排行榜中,它仅用了14天时间就吸引了100万用户,20天后用户数更是达到了1000万!
这速度仅次于ChatGPT。
许多人都在好奇,DeepSeek凭什么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跃居TOP 100榜单的第二位。
更加惊人的是,DeepSeek不仅在网页版突飞猛进,其手机应用一经发布便迅速攀升。
在1月25日上线的5天内,同样进入了移动AI应用榜单,到了2月,它甚至跃升至第二位,吸引了ChatGPT 15%的用户。
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DeepSeek用户的活跃程度也非常高,超越了很多老牌应用,如Claude和Perplexity。
中国AI应用的强劲表现回看这份榜单,我们会发现不止是DeepSeek一个黑马,中国还有许多AI应用在全球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比如”豆包”排名第10,”Kimi”位列第11,”海螺AI”(海外版)和”可灵AI”分别排在第12和第20位。
这种集体崛起的现象,证明了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强大潜力。
尤其是“海螺AI”和“可灵AI”这两款专注于文生视频模型的应用,更是在排名上超过了OpenAI推出的Sora,展示出“后来者居上”的典型特点。
这些应用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还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用户关注。
结语:大国崛起的必然从这份2025年全球AI应用排行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各个应用的排名和表现,还能感受到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AI产品正在从“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
这些应用不仅依靠自身技术实力和独特功能吸引用户,还在不断推陈出新,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的持续扩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AI应用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就像DeepSeek一样,它们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在AI领域不仅能追上来,还能走在最前列。
相信这些工具不仅会增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还能成为我们未来创新和探索的有力助手。
通过这次榜单的解析,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全球AI应用的发展动态,也期待更多优秀的应用涌现出来。
让我们一同迎接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AI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