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大蜀道——李德广

中国艺术公社 2022-01-03 12:03:14
艺术家 · 简介

李德广,男,1971年生于四川广元,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学历,艺术学硕士,导师为白云乡教授,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导师为范扬教授。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四川开明画院画师,四川省广元市委重点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

我画大蜀道

李德广  撰文

我画蜀道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

1987年,我考入广元师范学校,当时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有充足的精力追求我的爱好,和现在学生学画不同的是那时我对艺术是渴求的主动追求,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我的第一次画蜀道大约是画昭化古城了,那时一个高秋时节,我和一位同窗在一个阴天坐车先到宝轮,乘船渡过白龙江,步行到昭化古城,一路小跑,十里地很快就到了,在古城北门摆开架势干起来,那天我画水彩,不久天下起了小雨,急的我手忙脚乱,画完后在昭化古城吃了一碗五角钱的抄手,肚子暖暖的、饱饱的,十里路仍然一路小跑,到了宝轮乘船过了河。几年后我从箱子里翻出这幅作品,画面上雨滴洇出的偶然效果很生动的传达出当时的雨天景色,后来多次搬家,这幅“处女作”遗失了,很可惜。1999年我调回广元师范学校作教员,多次到昭化古城写生,画过油画、水彩、水粉、速写,记忆深刻的是两幅作品,一幅水彩,描绘的是古城风雨欲来、大云压城的戏剧效果,画面借助水彩画特殊的材料性能营造出动人氛围;另一幅表现的是烈日下昭化古城墙头,作品利用油画结实硬朗的笔触和强烈色彩冷暖对比,表现出古城的沧桑与厚重。

《宽家坡遥望王家小河子》 36cmx68cm  宣纸  2019

在广元境内的各式景色中,震撼我的不是险峻的剑门关,悠悠的阴平古道,也不是叹为观止的先秦古栈和斑驳的石窟造像,也不是变幻迷蒙的云雾,也不是滔滔的江水和船夫,只是那一带翠绿感动我,它就是翠云廊!面对这么多姿态万千的古柏,走在千年的石板路上,不由得生出多少感慨,就想表现它,描绘它。为此,我数十次到翠云廊现场写生,或水彩,或油画,或速写,或水墨,画了上百张,没有一张满意的作品,翻阅很多表现翠云廊的名家作品,发现他们画也不感人,没有表现出翠云廊的本质,后来有机会请教画柏树的专家,他们的答案我也不信服。近些年,我读了一些论艺术的书,有所体悟。首先,翠云廊感动我的不是柏树,柏树只是一个表面载体,深层次的感动是古蜀道的历史,是厚重的文化承载,这种感受动用绘画表现难以实现;其次,翠云廊几百里的古柏,阵势宏大,描绘一两棵柏树不足以支撑这个场面,如果宏观的画出翠云廊的景象,又没办法表现出古柏的古意,历史感得不到表达,绘画仅仅是一张纸,一个二维空间,而且是一种静态的艺术门类,同时阐述两种感受,不能做到。所以我们只能看见画了一张一张柏树的习作,无论怎样生动,不管怎样表现,都是重复的个体再现,而柏树仅从个体来看各地都有,深山古刹,古道村落,古柏到处都是,而翠云廊的独特在于古柏以群体的姿态出现,所以感人。明白这个道理,我的艺术创作一般不会表现翠云廊了,至少绘画创作我不会涉足它了。

《穿洞庵写生》 68cmx34cm  宣纸  2020

教学之余,我和马惠生老师背着画具,几十年来,基本上画遍了广元的各个角落,油画堆了大半屋,水粉、水彩、速写有满满两箱,有时翻翻这些写生稿,满满的是辛苦的足迹记忆,偶尔有几幅感人的作品,大多画的很不成熟,除了技术高度不够外,主要缺乏对自然景物表现的深度思考。

《广元千佛崖远眺来雁塔》68cmx68cm  宣纸  2020

三年前,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也就是我四十三岁这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随白云乡教授研习山水画。在这之前我绘画方向不明确,各式画种都会糊弄两笔,做的是嘻嘻哈哈的表面文章,通过深度思考,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实在是浪费光阴,毅然决定投入山水画的怀抱。通过系统的中国画学习后,我再次踏上蜀道,信心满满,那一天我在清风峡写生,提起毛笔,久久不知怎样落墨,给我的傲慢和轻浮当头一盆冷水。蜀道上茂盛的植被遮盖住山体岩石,用古代中国画中的固定样式很难表现,不少来蜀道写生的画家试图套用一种已有的程式画蜀道,结局大都是失败,于是画家们来四川画画感叹:景色很美,不好画。

《空谷清音》68cmx36cm 宣纸  2020

我是土生土长的蜀道人,通过分析著名山水画画家的作品,结合对山水画表现对象特殊性的思考,通过多年写生创作,画蜀道另有如下点体会:一、蜀地气候变化多端,景色随气候骤变,瞬间即逝,要表现自然景观在风、雨、雷电、雪等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瞬间状态,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体悟,总结。这些特殊状态下的氛围的展现很大戏份需要云雾作为润滑剂,而云雾恰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的构件,学习云雾的丰富表达方式十分重要,特别是怎样设置画中的云雾状态变得很难。气候变化引起景物的变化可以作为画蜀道重要的切入点。二、蜀道植被繁杂茂密,单一的传统皴法很难表现,这就要求画家探索新的表现符号。我的体会是忽略具体的细节物象,只注意大概的山体走势,着重表现蜀道山石的存在意象即可,或者灵活运用勾、皴、染、擦、泼、点等技法,简单说就是横涂竖抹吃喝拉撒一锅炖,这种画法容易没了章法和规矩,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和恰当的控制画面是这种画法成功的关键。三、蜀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山水画的表现最好加入历史文化和人文要素,如石窟、栈道、道观、寺庙、渡口、民居等,这样可以使作品更深刻,而不会简单的仅仅表现眼前的风景。

《巴山一夜雨,岩间百重泉 》 200cmX160cm  宣纸  2020

一个山水画家创作时往往面临三个困难,一是你的创作欲望,二是创作题材内容,三是已经形成习惯技法的修改和更新,对于创作欲望来说,山水画家看到了巴蜀自然景致一定会被吸引,创作欲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巴蜀山水景物丰富,气象万千,题材内容更不成问题,可是画家技法的更新改变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古代山水画里表现巴蜀山水的现成技法模式没有,迫使我们思考总结。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需要画家有足够的定力,足够的努力,我坚定于画蜀道,我努力方向定位为蜀道。

《昭化吐费街雨后写生》68cmx45cm  宣纸  2021

《一蓑烟雨任平生》 180cmx90cm  宣纸  2020

《卧云间》 210cmx195cm 宣纸 2017

《青嶂幽壑》180cmX90cm  宣纸  2020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