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引擎”推动青岛影视产业跃迁撬动文化强市建设

青岛信网 2025-04-24 07:40:34

原标题:“三维引擎”推动青岛影视产业跃迁

2015年3月,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长城》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后来他评价青岛“占据优越的景观资源,特别适宜建立大型影视拍摄基地”。近十年后,这座滨海城市正以影视产业为支点,撬动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动能。

截至2024年底,青岛影视基地累计服务剧组484个,贡献票房371亿元,斩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家级荣誉,形成政策扶持、基地集群、人才培育“三维协同”的完整产业生态。从《流浪地球》的宇宙奇观到微短剧的出海热潮,青岛正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书写中国影视工业化的“青岛样本”。

从“顶层设计”到“精准滴灌”的政策赋能

青岛影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得益于省市区三级政策体系的持续迭代。山东省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列为“1+N”影视基地核心区,2023年更将“创建国家电影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写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规划。青岛市自2014年起推出《高端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历经十年打磨,2024年发布的《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政策进入3.0阶段:从最初的资金补贴,升级为聚焦关键环节的精准扶持:对后期制作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入驻补贴,对微短剧单部最高奖励100万元,并新增影视创研机构、衍生品开发等专项支持。

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构建的“一标双零”服务体系,已吸引众多配套企业入驻集成服务商平台,实现从剧本备案到场景协调的多项服务“一站式”办结,而且针对影视行业特有属性,为企业和剧组设立服务专员,开发搭建了影视产业政策申报平台,实现政策兑现零跑腿等。“摄影棚还是那些摄影棚,但很多基建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管理也不一样了,服务特别人性化,现在对我们剧组的照顾更到位了。”4月15日,电影《流浪地球3》在东方影都开机,影片主演吴京说。如今,青岛的影视企业总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涵盖了影视的全产业链。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共振”的产业集群

在政策催化下,青岛形成了“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辐射全域”的产业版图。

作为国内首个通过英国松林认证的基地,东方影都打造工业化制作标杆,这里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LED虚拟拍摄平台,从2019年票房亚军《流浪地球》、热门影片《疯狂的外星人》,到2021年视效突破之作《刺杀小说家》、2023年科幻续作《流浪地球2》,再到2024年在青拍摄的《热辣滚烫》等作品,部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见证着青岛影视基地的崛起。2024年投用的数字影都平台,持续发力“科技影都”“数字影都”建设。

在丰富产业资源的基础上,青岛又抓住微短剧产业风口,打造了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基地依托藏马山影视外景地古装拍摄区、民国老上海街区、欧美街区、民国老北平街区和《封神三部曲》搭建的西岐城、西伯侯大殿等外景资源,打造了“从剧本到银幕”的完整生态闭环,为大电影、长剧集和微短剧等多类型作品拍摄拓展服务空间。自去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已经接待了130个剧组前来拍摄,其中精品短剧11部,出海短剧14部;国内已上线34部作品,爆款14部。

依托重点领域和平台建设,自2017年开始,一批行业影响力大、具有龙头示范作用的影视产业项目在青岛逐步建设。青岛(国家)电影交易中心、电影博物馆、黄海学院影视产教园等平台,形成“创作—拍摄—交易—衍生”闭环。

如今,青岛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成为首批山东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基地入选山东省首批场景创新引领区。

从“院校培育”到“生态吸引”的立体布局

在青岛,通过《青岛影视基地产业英才和产业新力量评选办法》,乌尔善、郭帆、路阳等青年导演与青岛结下深厚缘分,王鸿、李淼、黄宝荣、钟伟、四季等著名影视制作人常住青岛,形成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全链条人才集聚体系。

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青岛影视博览会、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典礼、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等影视节会活动……青岛用多方平台吸引着影视人才。

与此同时,青岛电影学院设立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并与东方影都共建实训基地,成立“东方影都虚拟影像产业学院”,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双方联合主办AIGC创意大赛,共建动作捕捉创作中心,深化技术研发与人才孵化。多名毕业生参与《流浪地球2》《异人之下》等剧组的拍摄与制作。从高校到影都,形成了从学习到实训的梯度培养模式。

随着《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青岛正瞄准“世界一流影视工业化基地”目标。“不仅要做影视制作的‘中国工厂’,更要成为文化创意的‘全球节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青岛影视产业将重点突破数字技术应用、国际版权交易等领域,力争年接待剧组突破200个,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从政策链的精准滴灌到产业链的全域共振,从人才链的梯度培育到微短剧赛道的生态革新,青岛影视产业的“三维引擎”正以工业化标准重塑中国电影的生产范式,书写中国影视的“青岛样本”。当《流浪地球3》在青岛续写中国科幻大片传奇时,这座城市书写的早已不只是某部影片的荣耀,而是一场关于中国影视工业化未来的持续实验。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贾小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