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巨头PayPal正在陷入“裁员罗生门”!
昨日,关于PayPal上海大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根据网友爆料,3月31日PayPal上海的风控策略和风控模型部门被全员裁撤,赔偿方案为N+6大礼包。据爆料,裁员人数可能达到500至600人。该传闻引发了广泛关注。

消息甚至一度被传成“全员裁撤”。在社交媒体上,有人猜测裁员原因或与美方《14117 数据安全法案》(注:应为第14117号行政令“EO 14117”)有关,试图规避合规风险。并夸张地说“外企寒冬已经来临”。

不过,另一位自称PayPal的员工爆料,此次裁撤,PayPal的Engineer(工程)和Customer Serve(客户服务)部门并未受到影响,将继续运营。根据其爆料,HR在周一早上紧急召开会议,仅用15分钟就下达了裁撤指令和赔偿方案。
对此,PayPal紧急回应:裁员消息不属实!
PayPal:常规调整,将继续在中国市场长期投入对于裁员传闻,PayPal在 24 小时内紧急通过多家媒体进行发声:消息不属实。
不仅如此,PayPal 还表示:“公司会定期评估公司发展过程中业务和运营需求,并作出相应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卓越运营和管理。我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包括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网友猜测的“第14117号行政令”可能的确会为PayPal 带来一定程度的合规压力。根据规定,美国要求企业确保海外分支机构的数据处理符合本土隐私标准,尤其涉及敏感数据(如金融交易、用户身份信息)。
若 PayPal 中国团队处理美国用户数据或向美国传输数据,可能需满足更严格的本地化存储、加密或审查要求。
另一方面:PayPal乘上出海东风,营收增长迅速从业务数据来看,PayPal在中国的表现相当乐观。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PayPal中国区CEO邱寒透露,过去一年平台上的中国中小商户总交易额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数字产品交易额增幅超140%。她特别提到,针对中国商家推出的“跨境收款”与“跨境付款”解决方案,已帮助商户将传统跨境支付周期从7天缩短至1天,手续费降低30%。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虽竞争激烈,但跨境支付潜力巨大。2024 年中国跨境支付规模超 12 万亿元,B2B 电商占比超 60%。PayPal 凭借覆盖 200 多个国家地区、支持 25 种货币结算的优势,成为中小外贸企业 “出海” 首选 。
写在最后每当跨国企业在境内的业务调整时,都曾上演过“裁员罗生门”,领英、亚马逊也是如此。在就业压力上升的时期,焦虑也促使公众对这样的消息投入更多的关注。
在这次传闻中,PayPal 的回应虽及时,但缺乏具体业务调整细节,导致猜测持续发酵。
在回应之后,这次裁员的“全貌”仍然扑朔迷离。社交媒体让消息更加流通,不知情的网友纷纷涌来,寻找内部人士的“透底”。然而,就像一位PayPal感叹的那样,“内部也不知道,只有上头知道”。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果企业能更坦诚地分享业务调整的原因和细节,或许能更有效地平息谣言,赢得公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