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陶器日用品或陈设品是用黏土制成的,经700℃—800℃的炉温焙烧而成,有的无釉,有的上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用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矿物质和黏土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
釉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这种器具了。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大多为红陶,造型较为随意,制作也比较粗糙,饰纹较少,风格较为古朴。
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品质有所提高,种类明显增多。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彩陶是我国最早的彩绘纹样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它集中反映出我国远古时期在陶器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迄今为止,在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大量的灰陶、红陶、彩陶和黑陶等,其中以仰韶文化的彩陶和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具代表性。
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是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绳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在仰韶遗址中,发现了非常多精美的彩陶,因此,人们称这些陶器为"仰韶文化彩陶"。
由出土文物可见,仰韶先民们已经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陶器造型多样,有尖底瓶、盆、罐、钵、壶、鼎……
在器物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绘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纹饰,非常漂亮。
其中,出土于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的"半坡类型"彩陶较有代表性,其器型有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底或平底的盆、圆唇直口鼓腹罐等;其彩绘纹样有动物纹——人面纹、鱼纹、鱼鸟结合纹……还有几何纹、编织纹等,风格朴实厚重。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类型"彩陶的珍品;而出土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大多为红陶黑彩,其器型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等。
曲腹,是庙底沟陶器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