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众多植物雕塑,古人眼中“雕塑”与“植物”的渊源

和安说娱乐 2024-08-04 12:00:38

文、编辑/木木

在1982年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中,其中的2号祭祀坑,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经过修复后,有三株青铜树相对完好,编号分别为1、2、3号青铜树。

除此三株外,还有一批散布的树枝、树座、飞鸟、果实、树叶、铜铃等配件。足以可见古人很喜欢“雕塑植物”,它们二者之间有何渊源呢?

从先秦到东汉的青铜树

从先秦的古蜀国开始,四川盆地出现了“青铜树”这一罕见的雕塑形式,古蜀国被秦国灭亡后,这一传统也迅速衰落,但仍有保留,一直延续到汉代。

这些神树雕塑对形体的处理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把树作为一个置物架来处理,树枝的作用是用来安置装饰物,比如神鸟、钱币等等。

虽然我们认为其形象是树,但是制作者完全没有按照现实中的树的形象来塑造,但却遵从了大自然中的树本身形态韵律上的美感,并且从功能性以及立体构成角度的美感来处理。

其特点就是树枝的粗细均匀,分布有规律,追求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造物的美,其背后包含着诸多功能和思想观念的内涵,借助雕塑中空间与时间的要素,对人产生心理上有效的触动。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年代大约是距今4000至3000年,中原地区处于夏朝末至西周时期,与史书中记载的蚕丛、鱼凫所开创的古蜀国相对应。

在1982年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中,其中的1号青铜树复原后通高接近4米,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青铜器,2号树复原后通高接近2米,3号树已无法完整复原,其树高应为50厘米。这批青铜树在造型上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抽象化。

1号神树将所有树枝处理成直径接近的圆柱形,从主干上弯一个大的弧线生长出来,再在末端加装饰物,底座呈三叉形。

2号树的形态与一号树相似。3号树复原后的形态更瘦高,从根部向上并列伸出两条树干,树干呈螺旋状,由两股树枝纠缠形成。

为了将各个青铜组件结合在一起,古蜀人使用了很多复杂的工艺,比如铸接、铸铆、铜液铆焊、分段铆接等。

能够掌握这样的技术,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树崇拜信仰下,古蜀国很可能是有铸造青铜树的传统的,就像中原地区偏爱铸鼎一样。

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出土了一批青铜神树,被称为钱树。关于这类钱树的涵义的研究有很多争议,比如认为是社树、神树、或早期道教遗物等等,这里不做讨论,只从造型上来解读。这类树与三星堆青铜树同样对树进行了高度简化的处理,树枝的分布均匀、有规律,树枝上有钱币或人物、动物等饰物。

比如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嘴核工业部二十四建筑公司驻地后山崖崖墓1号墓出土的这尊钱树,树枝明确的分为五层,由下到上逐渐变小,每层十字形出四个树枝,树枝上以钱币为主,再辅以其它装饰物。

汉代的神仙细想中还有很多神树的概念,比如桃都树。1969年,济源泗涧沟西汉晚期墓出土了一件陶制桃都树。

据《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随之鸣”。

这尊桃都树的造型和三星堆青铜树很像,只是要简单很多。三叉型底座上立起主干,主干上生出枝杈,再装饰零件,树顶有一“天鸡”,整个雕塑高度只有63厘米。

古代首饰中的植物

古代首饰中有十分丰富的植物形象,借助于金属的性能,这些植物可以被塑造得玲珑精巧,相比于青铜树,更加写实。

这些首饰对植物的处理上,可以分为团状、片状和树状三类造型。团状造型即是在各种饰品上直接制作植物形态的小型雕塑。

例如江苏省丹阳市南齐陵墓出土的一批小型头饰,在金环上塑造叶子、人物、鸟,高度不过2厘米,佩戴方式尚不清楚。

其中一件做的似乎是竹子与鹤,在一厘米见方的尺寸上营造了一个微小的环境,形态生动有趣,这也是南朝审美趣味的一种体现。

上图的宋代金饰正是如此。有了厚度,就有了更多的塑造空间,把叶片、花瓣、花蕊都都做得比真实的花更厚一点,可以增加富丽之感。

类似的还有宋代流行的莲花冠,把整朵莲花概括的处理成团状,造型简洁,突出庄重之感,男性带玉制的冠,女性带绢制的冠。

采用另一种风格的则是花冠,就是插有四时花卉的头冠。这种冠不需要简洁、厚重感,而是追求轻佻华丽。

宋人极爱花,除了使用真花,用罗绢、腊、通草、彩纸制作假花的花冠也很流行,这种假花称为“像生花”,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完全从仿真出发,色彩艳丽、婀娜多姿,以假乱真。

宋代甚至有专门卖这种像生花的店铺。与花冠相比,更郑重一点的是凤冠。凤冠以凤为主题,但往往用大量花木做陪衬,与花冠一样繁复华丽,但是大多使用金属、宝石装扮而成,价格昂贵。

片状造型类似于浮雕,形体平面化处理,但是往往没有底板,是完全独立的,两面图案一致或有一面空白。

这种装饰很常见,在各种饰物上都会用到,如簪、钗、花钿、腰带、香薰、荷包等等。树状造型主要是各种步摇。

“步摇”是一种头饰,将金属薄片串联起来,带在身上,具有“步则摇动”的特点,因此得名。

魏晋时期流行一种“金雀步摇”,整体呈花枝状,金枝上装饰鸟雀,使用时直接插在头发上,走起路来金枝与鸟雀随步摇动。

这种步摇可以从绘画上看到,《女史箴图》和《列女仁智图》中都有表现。“金步摇”是鲜卑族的一种饰品,用黄金做成叶片,悬挂于头冠或腰带等各种部位。

《晋书·慕容廆载记》写到:“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使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

按书中所说,慕容姓来源于步摇的讹音。此说法虽有争议,但鲜卑人有佩戴步摇冠的习俗应该是没错的。

白居易《长恨歌》写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正是此物的描写。

步摇的造型不太像雕塑,不仅造型纤细,悬挂式叶片更是与传统的雕塑相去甚远,但是这种手法却非常符合树的形态,开创了一种用雕塑表现树的新形式。

在这一点上比青铜树、钱树更高明古代首饰造型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没有宗教思想的束缚。

古代工匠充分利用了金属的可塑性,使用了五花八门的技术,实现各式各样的构想。比如用绢布、蜡、彩纸制作花束这种行为,更是带给我们一种现代感,让我们看到古代社会不只是三纲五常、拘谨呆板的,古人有丰富的审美,广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雕塑的形式上来讲,植物的形态不适合雕塑表现,很多形象只能局限于浮雕上。

从精神表达上来说,植物崇拜信仰在各大文明中的衰退是重要原因,宗教性质的创作失去了土壤。

除此之外,不同物品之间的替代关系也起到了作用,植物本身是静止的、木材本身就是常见的雕塑材料,所以很容易用真的树枝代替雕塑进行祭拜活动;

在艺术欣赏上,中国人用盆景代替了雕塑的欣赏功能。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雕塑创作的惯性。

人们在创作中使用的材料、技术、题材、主体等等个方面形成的传统,一方面提供了一套成熟的语言,提高了创作的深度;

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创作的广度,这就使得很多题材很难成为雕塑中的主体,不仅仅是植物,静物、风景等等也是一样的,大多作为陪衬出现。这种情况不光在雕塑中,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面都有。

结语: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植物题材其实是很丰富的,散布在雕塑的各个门类。有以宗教为背景创作的,也有首饰、家具、工艺品等,也有建筑中的装饰性浮雕。不同的创作目的、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是对植物不同的处理方式。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4-08-05 00:37

    图三金面具就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证明华夏人是从中东地区迁过来的,山海经就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和安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