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监制新剧《主角》在芮城七百年古戏台取景拍摄,展现蒙汉文化融合

硅基诗篇 2025-03-13 10:19:22

深藏在晋南大地,一座历经七百年风雨的古戏台,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它与一位秦腔名伶的跌宕人生,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近日,张艺谋监制的新剧《主角》剧组来到山西芮城,这座沉寂数百年的元代“连三舞台”再次焕发生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座始建于1328年的古戏台,以其独特的“三台连袂”结构闻名于世。

三座戏台并列,各有功能:中台供奉玉皇大帝,用于祈愿;东台供奉送子观音,用于还愿;西台则为关帝献戏。

这种“立体式”的信仰剧场体系,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仿佛一座凝固的历史舞台,展现着元代独特的文化风貌。

其精湛的建筑工艺,从接续梁与贯通梁的混合结构,到龙象耍头雕刻、八仙庆寿彩绘等细节,都体现了元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堪称元代木构技艺的“百科全书”。

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台戏班可以同时开演,观众穿梭于不同的观演空间,体验多重文化叙事,这与现代的“沉浸式剧场”理念不谋而合,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超前。

而这部由张艺谋监制、李少飞执导的电视剧《主角》,正是看中了“连三舞台”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该剧改编自陈彦的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的跌宕人生。

剧中“破蒙戏”的核心场景,正是取景于这座古戏台。

据剧组美术指导介绍,当他们第一次看到这座三台连袂、飞檐彩绘的古戏台时,就被其独特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元代的建筑密码,因此立即决定将这里作为剧中重要场景的拍摄地。

《主角》剧组的到来,也为这座古戏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3月6日,秦海璐、张嘉益等主演在古戏台前拍摄的片场花絮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沉浸式拍摄!

”“连三舞台”也因此迅速走红,成为新的文化打卡地。

《主角》选择在此取景并非偶然,它与剧中秦腔名伶忆秦娥“坚守与传承”的精神内核相互呼应。

七百年前,蒙古贵族以汉地戏曲行孝,如今,影视团队以镜头激活再现,两种艺术表达在黄河岸边跨越时空,产生共鸣。

正如该剧总制片人任双所说:“《主角》不仅要讲好秦晋故事,更要挖掘中华文化共生的深层脉络。

拍摄期间,当地蒲剧线腔艺人与剧组进行了深度互动。

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所长苏红喜感慨道:“剧组的专业态度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破圈的希望,直播弹幕里‘求线腔科普’的呼声就是最好的回应!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也预示着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的可能性。

随着《主角》的热播,芮城当地也启动了“连三舞台”的数字化保护工程,计划运用VR技术还原元代的演剧盛景,并开发“许愿戏票”等互动项目,让游客通过扫码点戏,体验AI生成的专属戏曲片段,打造古今对话的超级体验。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古戏台的文化价值,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果您对这座古戏台产生了兴趣,不妨亲自前往芮城一探究竟。

您可以漫步于高台之上,感受“过路台”的建筑奇观;也可以寻找梁架彩绘中隐藏的八仙和瑞兽,感受古人精湛的工艺。

此外,您还可以参观永乐宫的《朝元图》壁画,欣赏黄河落日,体验“元代建筑+道教艺术+黄河文明”的文化之旅。

当然,也别忘了品尝芮城当地的特色美食,例如石子饼、泡泡油糕等,用味蕾感受黄河风情。

当张艺谋的镜头与700年前匠人的斧凿在芮城相遇,这座黄河岸边的古戏台以崭新的姿态,演绎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奇。

那么,您是否也好奇,这座古戏台在未来会以怎样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又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0 阅读:3
硅基诗篇

硅基诗篇

硅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