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红军在翻过了雪山踏过了草地后,不少的士兵牺牲在了半路,更多幸存下来的红军战士,也是出于极度疲惫的状态,他们都需要调整休息,没有更充足的状态面对敌人,可是国民党军队却是紧追不舍,想要给红军致命一击。
蒋介石很担心红军再次逃脱,想要在红军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全部歼灭,为此派出了十四师进行包围。师长鲁大昌在接到命令后,也是想要抓住这个立功的机会。马不停蹄地向腊子口进军,直接调集了两个营作为突击部队到了腊子口的木桥处,他还在外围设置了一个团的兵力,试图对红军进行拦截。
为了确保这次战役胜利,鲁大昌让军队在附近修筑了很坚固的军事工事。在这里堆积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木桥上设置了四挺重机枪,形成了非常密集的火力网,可以说是红军如果来了,基本上不可能过去。
对方想要和红军进行持久战,这是非常明显的意图。国民党还增加了一个藏族部队,在红军行军途中对其阻击。红军要是想顺利地通过腊子口,肯定要和国民党军队作战,可是红军只剩下了不到上万人,和占尽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硬拼,这可能是在以卵击石。
国民党再次增兵,红军岌岌可危!在红军即将到了峡谷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让红军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国民党胡宗南将自己的精锐部队集结过来,也是气势汹汹地向腊子口涌来,这就意味着红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通过这个地方,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胡宗南的精锐部队,在联合鲁大昌的部队,红军就陷入了整个包围圈,从中突围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可是老蒋没有想到,他们在做这些军事部署的时候,不知道红军的具体位置,还以为红军离着腊子口一带非常遥远。
蒋介石处心积虑地想要围歼红军,更是想要设置下天罗地网,对红军进行致命一击。为了没有任何的闪失,国民党军队大部分都在进入腊子口的河谷之处,这样一来,他们挡住红军的进攻,肯定是非常简单。藏族的部队对红军进攻,也是试图消耗一部分红军,可是国民党万万没有想到。
这个藏族部队的土司也是非常不甘心被国民党控制,他知道红军是为人民的队伍,因此在红军到达之后,不仅没有对红军展开攻击,反而是加入了红军队伍,直接给红军增加了两万兵力,这样一来红军队伍瞬间实力大增,藏族部队非常热情的帮助红军。
将自己的三十万斤粮食都赠送给了红军,红军一下子兵强马壮,得到了非常大的补充。调整过后,红军用最快的速度向着腊子口出发,可是先锋部队到了的时候,就听到了国民党的枪声。可是目前红军的实力大增,国民党并没有办法将其歼灭,反而是被红军的火力压制住了,他们只能是暂时撤退。
危机暂时解除了,可是红军还是没有办法突破,腊子口的国民党军队并不少,我军如果硬拼下去,只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后少量的人员过去。这场战役的艰难程度,已经超出了红军路上所有的困难,每个将领都是眉头紧锁,他们心中十分发愁,气氛也是非常凝重,怎么在三天之内,从腊子口顺利通过。
局势如此紧迫,毛主席和聂元帅进行了多次商谈,最后决定选择一支精英部队作为先锋看能不能突围。他们将这个重任放在了红一团身上,因为这支部队作战能力很强,曾经是叶挺的独立团,这个团长叫王开湘,他在战场上非常勇猛,曾经用一把斧子砍倒了六七个敌人。
长期以来,这支部队在各个战场上都是非常勇猛,他们多次为红军部队立下奇功,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局面。这一次在接到任务后,团长王开湘也是到了前沿阵地进行勘测,想要先熟悉环境后,再制定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避免过多伤亡。
可是王开湘在看到腊子口的情况后,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这可是比他们想得还要艰难。敌人真的在这里设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往里面跳。虽然表面看上去,在过了桥之后,有几十米的宽阔地带,可这也正是国民党的阴谋所在,相信只要红军刚刚通过,国民党凶猛的火力就会直接开始。
国民党的军队都在修筑的碉堡中潜伏,战士们就成为了活靶子,被活活打死,到时候就进退两难了。在河岸两侧还有国民党设置的物资库,红军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没有办法进行偷袭。有人曾经说过,这场战争真的可以说是插翅难逃,就是长了翅膀的鸟飞过,都极有可能被国民党打下来。
但是这场战役没有退路,只能是向前冲锋。杨成武带领的六连红军,率先对敌人展开了进攻,可是战斗过程却不容乐观。整个隘口非常狭窄,敌人不停地猛烈扫射,红军只要敢冲,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根本不可能冲过去,有些灵活的战士冲了过去,想要用手榴弹炸毁他们的碉堡,可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红军战士损失惨重,有的战士直接被击中,掉入了腊子河之中,最后被水流冲走了,生死未卜。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士们仍然是不怕牺牲的冲锋,毛主席看到这个情况后,也是万分焦急。如果红军不能够在天亮之前拿下,全军只能是撤退,再次返回草地等待后续作战,可谓是前功尽弃。
在这过程中,红军战士发现了敌人有漏洞,他们将兵力全部部署在了木桥,可是两面没有任何的兵力,这样就给了红军一个机会。红军可以从两岸的峭壁上,对碉堡进行攻击,这样就能对国民党进行打击,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红军战士如何能够爬上悬崖峭壁,摔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此时一个苗族的小红军战士,他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非常自信的说自己可以攀登上去,他的名字叫云贵川,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他也是二十二个勇士之一,并且他没有说谎,可以说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没有他就绝不可能成功。
尝试再次冲锋,暗中翻越峭壁!随后红军准备了三个小分队,兵分两路。其中一支队伍从正面进行冲击,将敌人的火力吸引住,另外一个队伍向着悬崖攀登,绕到国民党的后方,来袭击敌人。战斗一触即发,第一个突击小组不断地向前进发,最后成功到了敌人的阵地,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云贵川一个人拿着带有铁钩的竹竿,单枪匹马的向着悬崖挺进,他用钩子勾住了一块缝隙,慢慢的向上爬,整个过程让人屏住呼吸观看,因为他一旦掉下来就粉身碎骨,可是云贵川真的是胆大心细,最终还是成功的爬了上来,他直接向下扔下了绳子,大量的红军战士都爬了上去。
随即红军战士悄悄地来到了碉堡附近,同时向着敌人的碉堡扔下了炸弹,里面的敌人瞬间被炸死,拔出了这几个据点。在敌人没有了火力点压之后,杨成武也是立马下令全部出击,在冲锋号响起后,红军战士们就和天兵神将般地冲了上去,当场将敌人打的后撤。
国民党军队看到这么猛烈的攻击,他们只能是立马撤退,他们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人,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混军饷,或者是利用这个职务欺压百姓,所以根本不可能严防死守,给国民党卖命,国民党瞬间就成了一盘散沙,向着后方四处逃窜。
成功拿下腊子口,红军队伍起死回生!红军直接一鼓作气,占领了腊子口地区,还缴获了国民党在这里储备的十万斤粮食,这可是非常大的补给了。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红军北上的大门正式打开,红军战士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视为天险的地方,就靠着云贵川小战士轻松化解了。
在长征路上,像这样的战役,红军经历过了无数次,但是他们凭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成功的克服了。红军这一路上涌现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他们为什么能够吃皮带、穿草鞋,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也是如此,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在长征胜利后发出的感慨,既体现了大家精神,又将长征的艰险表现了出来,一代伟人毛主席真的是让人佩服。我们要永远怀念毛主席,永远怀念在长征路上、抗战时期,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士,他们都是伟大的,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