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逛药店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
一瓶钙片几块钱,另一瓶却卖到上百块,甚至更贵。同样是补钙,价格咋差这么多?到底是贵的好,还是便宜的就够用?
有人说贵的吸收好,有人说便宜的性价比高,还有人觉得“天然钙”才是王道。
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几块钱和几百块钱的钙片,究竟有啥区别?钙的来源不同,价格自然不一样。

钙片的价格,首先取决于它的原料。最常见的钙补充剂有 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还有一些号称“天然”的,比如海藻钙、骨钙、牡蛎壳钙。
碳酸钙 是最便宜的,含钙量高,成本低。
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石灰石,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很多食物里的钙本质上也是这个成分。它的含钙量高达 40%,也就是说,吃 1000mg 的碳酸钙,能真正得到 400mg 的钙。
但它有个问题,吸收时需要胃酸的帮助。
所以胃不好、胃酸少的人,吃了可能吸收不太好,还容易胀气。柠檬酸钙 比碳酸钙贵,吸收率高,不需要胃酸辅助,饭前饭后都能吃,胃不好的人更适合。

但它的含钙量低,只有 21%,想补同样多的钙,得吃更多片,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含钙量更低,分别只有 13% 和 9%。
但溶解度高,吸收温和,适合小孩或老年人。
因为含钙量低,想补充足够的钙,得吃一大把,所以一般不作为主流选择。海藻钙、骨钙、牡蛎壳钙 这些听着天然,但本质上还是钙。
商家会宣传“天然钙更好吸收”。
但实际上,决定吸收率的不是“天然不天然”,而是钙的化学形式。天然来源的钙,可能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但这些成分对补钙的作用微乎其微,价格却高了一大截。

吸收率才是关键,吃进去的未必能用上。补钙的关键不是吃多少,而是能吸收多少。碳酸钙虽然便宜,但因为需要胃酸,吸收率在 25%-30% 之间。
胃酸分泌少的人,吸收率会更低。
柠檬酸钙的吸收率可以达到 35%-40%,而且不受胃酸影响,性价比相对高一点。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虽然溶解度好,但因为含钙量低,想补足量得吃很多,长期下来,性价比并不高。
不少贵价钙片,会额外添加 维生素D,这是一种帮助钙吸收的重要营养素。
没有维生素D,钙就像没钥匙的门,进不去骨骼。便宜的钙片可能只是单纯的钙,贵的则会加维生素D、镁、锌等辅助成分,帮助钙更好吸收。

如果日常晒太阳少,或者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选带维生素D的钙片,确实更划算。品牌溢价和营销套路,别被忽悠了。
有些钙片卖得贵,不是因为钙本身值钱,而是 品牌溢价 高。
大品牌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包装也更精美,这些成本最终都会摊到产品价格上。进口钙片价格更贵,很多时候是因为 关税、运输成本、品牌溢价,并不一定比国产的效果更好。
有些商家还会打“高科技”概念,比如“纳米钙”“液体钙”“螯合钙”。
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大多数只是换了个营销方式,本质上还是钙,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吸收优势。

还有人觉得,儿童钙片比成人钙片更安全,其实只是剂量不同,成分差别不大。儿童钙片往往做成咀嚼片、软糖,口感更好,但糖分也高,吃多了容易蛀牙。
普通人怎么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如果预算有限,胃功能正常,碳酸钙 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饭后吃,搭配维生素D,效果不差。如果有胃病,或者容易胀气,柠檬酸钙 更合适。
虽然贵一点,但吸收率高,不受胃酸影响。
如果是老人、儿童,或者不需要大量补钙的人,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也可以考虑,溶解度高,温和好吸收。

如果平时不怎么晒太阳,或者饮食里维生素D摄入不足,建议选 含维生素D的钙片,或者单独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更好吸收。
食补+晒太阳,才是补钙的长久之计。
说到底,补钙不能只靠钙片,饮食+晒太阳 才是长久之计。牛奶、豆制品、深色绿叶菜、坚果,都是很好的钙来源。
每天晒太阳 15-30 分钟,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让钙更好吸收。
另外,运动对骨骼健康也很重要。适当的 负重运动(比如快走、跳绳)能刺激骨骼,让钙更好沉积进去,减少骨质流失。

值得提醒的是,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可能导致 肾结石、血管钙化,补充前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钙摄入量,不要盲目吃大剂量钙片。钙片的价格,贵的不一定就比便宜的好。
关键是要看 钙的来源、吸收率、附加成分,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
别被广告忽悠,科学补钙,身体才能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王秀峰, 赵霞. 《临床营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李梅, 黄志军. 《骨代谢与骨健康》. 科学出版社, 2020.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王建华, 陈伟. 《钙与人体健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张丽, 许志强. 《钙营养与骨质疏松》.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