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那个夏天,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夏天,可在祖国的南端,南海差点就发生了中美大战,一旦开战,必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归根结底,这场闹剧本就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他们妄图通过“军事威胁”的方式给中国带来心理上的威慑,结果却打了自己的耳光,灰溜溜地离开成为最终结局;在这次差点发生的战争背后,也能体现科技带来的重要作用。

时刻都得防着美国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这自然引起了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的不满,美国在全世界煽风点火无非就靠两样:海军和空军。
因此,怎么与美国相处一直都是历任太平洋空军、海军司令思索的方向;中国向来是热爱和平的,要战还是要和的决定权在于美国。
中国的海军事业突飞猛进,对于南海的管控越来越强,美国很着急,有的时候“小弟”不管用了,就得“大哥”出马。
越南就是“小弟”中的“带头大哥”,在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领土主张的非法欲望驱动下,他们还将大部分南海岛礁都改了名字,特别是看到美国人的颜色后,他们的行动总是格外大胆。
2012年就有两架苏式战斗机对中国南沙群岛执行了“巡逻”任务,越方还将此次行动称为“巡逻侦查”;不久后他们的国会还通过了《海洋法》,对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等进行了规定。

历史上,中越之间在海洋是有摩擦的,可越南这个国家就是打一下就老实一阵,过去靠着苏联在中国边境地带没事找事,现在又仗着美国人打南海的主意,充分说明他们的狼子野心是藏在心底的。
除了越南之外,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是东盟成员,即便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各异,但在增加军费、向外军购方面思路是一致的,若不是美国把他们撺掇起来,很难形成这种局面。
尤其是菲律宾,作为一个“内忧外患”极为频繁的国家,他们的军购热情却总是很高,曾于2011年斥巨资购买了美国淘汰的巡逻舰“汉密尔顿”后,再度超出国防预算追加购买了4架直升机和另一艘巡逻舰。
国家已经很穷了,还要花这么多钱,无非就是两个原因:要么打算找地方回本,要么就是花钱在买关系。
现实已经很明确了,这些东南亚国家个个不是中国的对手,面对他们的挑衅,中国的回击是极为坚决的。
看到“小弟”们没什么作用,美国只好出马了,他们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对中国采取着咄咄逼人的姿态,同时也在向亚洲其他国家表明:就算有很多事需要去处理,自己仍然是亚洲的“带头大哥”。

摆出打架的架势是一回事,是否要真的打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中国一直是坚持和平崛起的,也认为与美国的合作能实现双赢,过去的很多年都处于崛起的初期阶段,想要把老祖宗的失地全部收回来,条件倒不算完全成熟;再者说战争对于经济有着极大的打击,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该去考虑冲突选项。
美国军事实力强劲,可若是在南海作战属于远距离作战,要考虑的后勤补给问题有很多,他们其实也不愿意真的动手,双方都处于一个维护尊严的阶段,不过美国的尊严是极为不合理的。
核武器时代开始后,世界上大多数战争都是“代理人战争”,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未雨绸缪是每个美国都该做的,哪怕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低,也要做好预判。
预判需要信息,当今世界,卫星等设备就是“眼睛”。

美国率先构造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深度开发和应用多年,仍然持续推进着现代化改造,靠着这套系统他们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备着主导的能力;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堪忧,因此他们也把加快格罗纳斯能力建设视为重要战略任务。
就连习惯于跟在强国屁股后头的印度、日本等国家都在发展着自主区域卫星系统。
中国也是如此,早在多年前就设想过建立自己的导航系统,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导弹需要导航、战斗需要定位;战争发生后,还得判断哪里能躲、哪里能藏。
没有自己的卫星系统后果是很严重的,和平年代可以以交易的方式运用别人的系统工作,一旦战争打响,对方若关闭了系统或利用卫星提供错误信息,谁能想象的到后果呢?
因此,北斗卫星应运而生。

从军事角度看,北斗卫星导航与GPS军事功能是极为类似的,飞机、导弹、舰艇、潜艇都能够定位导航;当使用者提出申请或按照预定的间隔时间来定位时,部队指挥官则能够实现各级部队的定位,监控战场的具体情况。
除了能为自己的部队定位,北斗卫星同样能够捕捉敌人的动态。
长了千里眼,一切都能从容应对
台海危机的教训就在不久之前。
1996年解放军因台海局势进紧张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军演,向距离台湾地区附近东海海域发射了3枚导弹作为警告。
第一枚导弹顺利打中了目标,没想到紧接着发出的第二枚、第三枚导弹突然变得无法追踪,最终偏离了原定的落点。
事后的调查给出了结论,令人倍感无奈:美军在发射导弹期间动了手脚,两次发射失败就是因为GPS信号中断造成的。
此外,台海危机期间美国还派遣了两支航母编队,解放军的下一步行动也需要考虑到航母编队的位置,结果根本没办法形成有效跟踪,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威慑。

16年过去,北斗卫星就算起步很晚,但在功能上已经能与GPS相当,这是无数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结果,那时的北斗已经顺利完成区域导航目标,能够在亚太地区提供导航服务,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导航。
如此发展速度,已经完全能够体现中国的大国雄心,另一边,自从北斗开发以来,西方始终在讨论着它的军事意义,日本更是极为担忧地表示:今后中国会在岛屿争端中利用卫星技术获取优势。
美国的挑衅从来不会给通知,2021年6月,美国海军便宣布“里根”号航母已经进入南海“执行任务”。
按照中国过去的处理方式,对于美国军舰正常通过南海的行为中方的反应并不会特别激烈,但当时的美国正鼓足劲吹“中国军事威胁”,那么他们的航母抵达就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

令美国没想到的是,他们明明是在洋洋得意地宣传这件事,却狠狠被打脸了。
卫星照片公布出来后,已经能够充分证明美国的航母被中国护卫舰密切监视了,054A型护卫舰就跟在“里根”号身后,不过双方都没有什么过激反应。
此外,“里根”号还与中国的军机有过“互动”,显然是中国向美国航母发出讯息:克制自己的行为。
美国海军耀武扬威,根本不愿意承认这种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也足以见得中方的北斗卫星已经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若是没有卫星千里眼,美方可能暴露自己航母的位置吗?
只要美军舰的行踪么有逃过解放军的法眼,那么一切局势都是可以控制的,指战员会根据实时变化做出相应决策。
可若是没有事先捕捉到信息,让美国的航母开到家门口才发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因抢占先机而开战。
一旦开战,局势就会变得极为不可控。
北斗卫星已经能够跟踪机动航行在大洋上的舰船,尤其是航母,若是美国真的选择开战,反舰弹道导弹也会第一时间锁定美国航母。
中国不用再受美国干扰了,北斗的落成更是军事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GPS系统已经彻底丧失影响中国的能力。
美国在外就算再怎么猖狂,他们其实也很清楚中国当下的军事实力,若解放军还是无法定位美国各类军舰,2016年恐怕真的要打起来了。
这件事从2013年开始。

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因黄岩岛归属问题上了海牙法庭,问题是海牙常设仲裁法庭是一家美国基金会扶持的民间仲裁机构,不具备联合国海牙法院那样具备判决和法律执行权力。
归根结底,这就是美国带着菲律宾一同上演的闹剧。
没想到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压根不承认判决结果,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颜面尽失,就连在菲律宾这个“小弟”面前都有点说不过去,干脆气急败坏打算用暴力手段找回场子。
美国就这么突然由幕后走向台前,2016年还有舰队直接扎进我国南海海域,想要用暴力手段胁迫中国去执行那个民间仲裁机构的审判结果。
黄岩岛位于中沙群岛,本身就是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想要抢明明可以直说,非要搞个弯弯绕绕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为了让美国和菲律宾认清现实,解放军在南海举办了一场空前的演习;7月,海军三大主力舰队全部集结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域。
双方都摆好了架势,稍有擦枪走火就会演化为战争。
好在北斗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定位美国舰艇的基础上,让指挥官们有力有节地决策,并分析交战后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
美国发现中国海军是实弹演习,他们为了面子没有撤退,找了个隐蔽的地方紧盯动态。
现在选择权来到美国手上:若不离开,航母必沉。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南海,美国舰队彻底失去信心,他们只希望自己不被发现。
问题是他们从一开始的行动就在卫星的监视之下,没打着他们,是不想打他们,一旦不小心打到,战争必然爆发。
最终,在中国第一轮演习结束的空隙,美国那些军舰掉头去了菲律宾海域当中,中国海军不战而胜。
这其实也算给足了美国人面子:让别国感觉到美国在解放军军演期间“在岗”。
美国舰队开走了,中方的第二次军事演习再度开启,这次直接曝光了美国编队的行踪轨迹,这就是卫星的重要性。
自那以后,南海风平浪静了很久,就连菲律宾都调转车头。
参考资料
1.美航母一进南海,“解放军就行动了” 中国青年网
2.北斗立功?台军舰机密行踪却泄露,媒体惊呼“安全出现破口” 澎湃新闻


donggang1
这其实已经算打起来了
1395969a
当年也挺想不明白的,用美帝的gps发射自己的导弹打美帝。
全力以赴
你们想多了,美国不可能为了菲律宾和有核国家中国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