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图个乐呵,最近看了《难哄》,也不是冲着剧情去的,就是看到白敬亭在里面演,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点轻松的东西。
高中时候的那点儿事儿,谁还没个懵懵懂懂的初恋啊,桑延和温以凡就是这么回事儿,俊男靓女的,看对眼了呗。八年过去了,人都长大了,工作了,再遇上,那感觉肯定不一样了。以前那些网文,就爱写这种久别重逢的戏码,好像谁都想当别人心尖上的那个人似的。
说实话,这种剧情挺俗套的,但就是吃这一套。温以凡是校花,这设定也是老掉牙了,但是观众就吃这一套。章若楠演得还行,长得清清秀秀的,有那么点儿楚楚可怜的味道,挺符合大家心目中校花的形象。
白敬亭在剧里的造型,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的。衣服都是带垫肩的,显得人高大上,跟个衣架子似的。这么搞,就是为了衬托出男主的地位嘛,让人一看就觉得这男的不一般。
桑延这个角色,说白了就是个痴情种。大学四年不谈恋爱,手机里还留着温以凡的微信,连旧手机都舍不得扔,这不就是念念不忘嘛。再见到温以凡,那个劲儿就上来了,嘴上说得硬邦邦的,其实心里早就软了。
温以凡现在的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住的地方简陋得很,工作也不如意。整个人看着就跟蔫了的白菜似的,没什么精气神。八成是当年跟桑延分手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儿,伤着了,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来。
这俩人现在还成了合租关系,这不就是编剧给他们创造机会嘛。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能不擦出火花来吗?但是重新开始一段感情,说实话,没那么容易。高中的时候,两个人了解的也就是对方的学习成绩,现在都是成年人了,性格、习惯、价值观,哪个不重要?
说实话,我就是冲着白敬亭才看这部剧的。这就是演员的号召力,能让观众为了一个人去看一部可能并不感兴趣的剧。对于这种都市情感剧来说,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就是让观众能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最后在脑子里留难哄式的印象。
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讨论这部剧了,有夸的,有骂的,这不就是成功了吗?至少让人记住了,引起了讨论。不管怎么说,这种轻松的爱情剧,看着解压,也挺好。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谈恋爱都成了奢侈品。桑延和温以凡这种重逢的戏码,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可能性?大家都忙着赚钱养家,哪有时间去念旧情?
但是人总是有感情需求的,可能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才会更加向往这种浪漫的爱情吧。看剧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现实中的烦恼,沉浸在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里。
说实话,这种都市爱情剧的套路,都快被用烂了。高富帅男主,漂亮但是生活不如意的女主,重逢、误会、和好,剧情基本上都能猜到。但是观众还是愿意看,为什么?可能就是因为熟悉吧,看着有安全感。
但是也不能一直这么套路下去啊,观众迟早会审美疲劳的。编剧们也该动动脑筋,想点新鲜的了。比如说,能不能来个女强男弱的设定?或者探讨一下现代社会中的多元化感情?
演员的颜值固然重要,但是演技也不能落下啊。白敬亭和章若楠的演技还行,至少没有让人出戏。但是要真正打动人心,还需要更深入的表演。比如说,怎么表现出八年后重逢的那种复杂心情?怎么展现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这些都需要演员有更深的理解和表现力。
现在的观众眼光越来越刁钻了,对剧情、演技、制作水平的要求都在提高。光靠颜值和甜甜的恋爱戏码已经不够了,观众想看到更有深度的内容。比如说,两个人怎么克服现实中的困难?怎么处理工作和感情的平衡?这些都是现代年轻人关心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感情似乎变得更加脆弱了。社交媒体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和不安全感。桑延和温以凡能在八年后重新开始,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可能性?现代人的感情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需求也在变化。都市情感剧如果想要长久地吸引观众,就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说,可以探讨一下网恋、异地恋这些新兴的感情模式。或者关注一下职场中的感情问题,毕竟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
总的来说,《难哄》这部剧虽然有些套路,但还是挺解压的。看着两个颜值高的演员谈恋爱,心情也会变好一些。至于剧情深度嘛,可能就不能要求太多了。毕竟,有时候我们看剧就是为了放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