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宣判无可救药的黄土高原,经过70年治理,如今怎样了

临将亦 2024-12-17 11:09:26

曾经的黄土高原,经常是处于尘土蔽日的一种状态,更是有人将它评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就连这个情况摆在联合国的时候,他们也是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必要挽救的地方,但我国并没有放弃这里,经过70年的治理也是让它做出了重大的改变。

提出的治理方案,上世纪50年代,专家们开始考虑怎么治理黄土高原,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坡面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于是提出了坡面治理的方案。而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在坡面上修建梯田,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非耕地坡面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这个想法听起来挺不错的,但真要实施起来却挺难的,修建梯田需要很多人力和资源,还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有时也会因为天气干燥和土地贫瘠而很难活下来,最终,50年代的坡面治理成效不佳,黄河的泥沙量没有减少,反而在某些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了。

到了70年代,专家们开始重新思考以前的治理方法,提出了新的办法——沟道治理,他们认为,沟道是泥沙输送的主要通道,如果能在沟道里修建淤地坝,就能有效拦截泥沙,还能利用淤泥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这个时期,人们没停下梯田治理的脚步,而是把梯田和淤地坝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梯田用于粮食生产,淤地坝用于拦截泥沙,两者相辅相成,这种方法在初期效果还不错,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突如其来的灾难,直到1977年陕北发生特大洪水,27万亩耕地被毁,这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治理模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977年陕北那场大洪水就像一盆冷水,让人们猛然清醒过来,单靠一种治理方法,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痛定思痛,专家们开始探索更科学、更系统的治理模式,20世纪末,人们开始推广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这个方法的关键,是把黄土高原分成很多小区域,然后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这意味着,不再搞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处理。

在一些地方重点是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在另一些地方则需要修建梯田,发展农业生产,还有一些地方则需要建设淤地坝,拦截泥沙,这种组合拳式的管理方式效果显著,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了,农业产量稳步提高,环境也在慢慢变好。很多曾经的贫困县,现在也渐渐走上了富起来的路,庄浪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过去34年里,这里的人们硬是把94.5万亩的荒山变成了层层梯田,现在这个县被誉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绥德县,曾经被称为西北旱码头,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经过70年的水土治理和10年的绿化努力,这里终于从黄沙漫天变成了绿树成荫,辛店沟示范园里,海棠、玫瑰竞相开放,葡萄、红枣硕果累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生态修复工程,截至2017年,总投资已达4500亿元,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4.47亿亩,覆盖13个省份、自治区。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得到了积极响应,农民们放下锄头,拿起树苗,开始在曾经的耕地上植树造林,这样既让环境变好了,也帮农民赚到了更多的钱。

数据显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从6.1%提高到65%,黄河年均泥沙量也降至2亿吨以下,这标志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走向良性循环。曾经的黄土高原,远远没有现在看上去这么完美。

很久以前,现在的黄土高原其实是个大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湖慢慢干涸,湖底沉积了大量的黄土,这些黄土经过风力和水流的搬运,逐渐堆积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广袤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横跨甘肃、陕西等七个省份,总面积约为64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六个渤海的大小,海拔在800米到3000米之间,地势起伏,沟壑密布,它的前世今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地质变迁史。

8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广阔的水域,有一个大湖,面积相当于六个渤海那么大,那就是黄土原湖,天气干燥又寒冷,大风呼呼地刮,把沙子吹得到处都是,湖底也越来越多了,经过漫长的岁月,湖底堆积了厚厚的泥沙,从西向东,颗粒由粗变细,厚度也逐渐增加。

后来,地壳的变化使黄土原湖慢慢抬高,湖水向东流走,湖底的沉积物露了出来,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铁器的出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森林被砍伐,土地被开垦,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人口越来越多,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开垦农田、建造房屋、烧火做饭,这些活动都对植被造成了破坏。从秦汉到明清,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一路下滑,到了清末,底的更是可怜,当然,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人类活动,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让它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人类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只占30%左右,其余70%都是自然侵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黄河泥沙的90%都来自黄土高原。西周时期,黄河年均泥沙量为2亿吨,到了明清时期,增加到10亿吨,1800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亿吨,泥沙的来源,就是黄土高原的土壤。更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黄土高原本身的环境并不算太好,但这里依旧住着1.2亿人,人口密度排在全国第二,这么多人,让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吃力,资源匮乏,是黄土高原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这里光照不足,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这些都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这么严峻,治理黄土高原不能再拖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治理黄土高原当成重点任务,一场长期的生态保护战随之展开。如今黄土高原经过多年的治理,发展方向也是从植被建设变成了植被保护,也是一跃进入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阶段,当地的居民收入也是在直线提升,根据数据统计,在2016年的时候,有的农民平均收入也是达到了13148元人民币。未来经过不断的治理,相信黄土高原回变得越来越好!

0 阅读:2

临将亦

简介:关注我,临将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