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关键词,形容德国或者德国人,大家会想到什么?
可能很多姐妹第一反应就是严谨,或者理性。
我还记得很久之前,网上还有个这样的传言:
德国制造的下水道,让青岛雨季不怕水淹,甚至还能找到包着替换零件的百年油纸包。
虽然后来辟谣:青岛不被水淹,主要是因为地势原因,当年德国制造的管道也不到1%。
但在大家既有印象里,德国已经成了严谨的代名词。
按理来说,养成这样的民族形象,德式教育应该是那种重规矩,或者比较严苛,不允许孩子犯错的类型。
但看完《他乡的童年2》第二集,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德国在教育这件事上,真是太松弛了!
父母老师啥都敢跟娃说,啥都敢让他们尝试,心可太大了!
孩子们的自由度也很高,甚至到了有点夸张的地步。
课堂上学什么,学多少,用什么姿势学,都是娃自己决定的。
就这么说吧,反正在中国,父母看学校这么搞得急死。
其实关于德国教育,咱们之前也聊过,像双轨制、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和孩子的前途、出路挂钩的。
在培养孩子“成人”这件事上,倒是很少聊,今天想跟大家好好唠几句。
分流早,但不功利?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德国分流挺早的,四年级后,也就是大约10岁,孩子们就会去3种不同的学校:
文理学校:面向高考大学
实科中学:缓冲地带
主体中学: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
按理来说,分流越早,孩子们就越卷,但德国教育恰恰相反。
不管是校内学习,还是课外兴趣,人家都是不功利的,特别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
01.
课外兴趣。
作为古典音乐之乡,德国艺术气息很足,还在爬的宝宝都有专门的音乐会。
虽然很早就带娃接触音乐,但德国父母觉得,音乐是给孩子的一份礼物,能用耳朵感受也很好。
哪怕孩子去学了乐器,他们也不会有硬性要求。
学乐器,孩子喜欢就学,只要不走专业路线,就不用去考级。
用纪录片里的话来说:
“因为不功利,所以没有压力,音乐之美能更长久地陪伴孩子。”
02.
校内学习。
在学校教育方面,德国也挺“放飞自我”的。
主持人采访过一所混龄制学校,这里5-8岁的娃都有,大娃小娃在一个教室里学习。
大家都知道,5岁和7岁的娃,看着只差2岁,心智、学习能力差距还是蛮大的。
放同一个班,年龄小的很难赶上大孩子的进度,进而会产生很多麻烦。
德国人呢,直接大手一挥,让孩子自己安排了。
你会看到,同一个班里,有娃在算10以内,有娃已经会算千位了;
还有些娃在学语文,学画画……反正学什么,学到哪儿,要不要写作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学习态度也绝对称不上端正:坐着、歪着、躺着,甚至戴着耳机的……老师都不会管。
看到这儿,估计很多人会疑惑:这样搞,怎么能保证孩子学到东西呢?
学校也有一套对应的机制,老师会把一个科目,划分成很多不同的学习板块,并且编号。
哪怕不写作业,只要孩子感觉自己掌握了这一块的知识,就可以找老师去参加测试。
测试通过了,才能继续学下一个版块的内容。
德国的老师认为:只要确保孩子完成全部学习进度就好,至于学习节奏,应该让孩子来掌握。
即便孩子考得不太好,也不会批评,更不会存在所谓的“差生”。
用校长的话来说,就是:“他只是还没准备好。”
主持人还问了老师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孩子(测试时)抄袭别人答案怎么办?”
老师的回答也很发人深省:“信任来源于不比较。
如果是全班统一的公开考试,孩子们难免相互比较(进而导致作弊)。
但现在,测试只适用于评估个人,你没有掌握,学校自然会帮助你,那孩子又有什么动机抄袭呢?”
德式教育很美好但……老实说,看完德国这一集,我挺羡慕这里的孩子。
用现在网上的话来说:德国娃,长着一张没被应试教育“荼毒”过的脸。
比起分数,比起人才筛选,他们的早期教育显然更重视自我发展,人格完善,以及内驱力的培养。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能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心理自然就比较阳光健康。
之前看过一个统计:
2014年,德国在1001名12-17岁的青少年做抽样调查,抑郁比例在8.2%。
这个数据没有特别低,但相比我们24.6%的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还是好看很多。
孩子们很早就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所以人生上限特别高。
也因为如此,德国小学看起来啥都没教,但孕育出了上百名诺贝尔奖得主,数不清的音乐大师……
这种教育好的一面是很松弛、人性化,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德国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它的弊端。
任何学科想要学出效果,都是要吃一些苦头的。
自学呢,更需要强大的自控力,执行力和时间规划能力。
而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孩子不自觉是常态,天生喜欢学习的更是少之又少。
人生前期,如果没有父母和老师,及时督促和引导,孩子可能会过得很快乐,但是人生下限也会因此变得特别低。
这不是无的放矢,2022年的PISA测试中,德国中学生在数学、阅读、自然科学方面,得分都跌到了历年最低。
此外,学习能力不佳,也就是低于基础水平的孩子,更是大幅增加。
很多人可能会说:德国有足够经济实力,人口又少,人家能给孩子托底。
这话确实没错。像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高速发展中,需要应试教育快速筛选、培养人才,德国这一套明显就不合适了。
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还想向上走,一个劲儿吃老底,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说,德式教育看似很美,还真不能轻易模仿。
德国人的严谨到底严在哪儿?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一切都无所谓的,有些事的教育上,他们挺较真的。
根据联邦政府规定,十六个州教育制度可以自定,但一定要做4件事:
了解本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了解本州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小学阶段进行性教育;所有小学生必须学会骑自行车。
这里想重点跟大家聊聊后两点:
01.
关于性:
在德国,孩子必须在10岁开始接受性教育。
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用百无禁忌,直白又露骨来形容。
了解器官名称、身体构造,保护隐私部位、只是最基本的。
他们发明了安全套测量仪,告诉男孩怎么科学使用避孕套;更奇葩的是,政府还会给14-22岁的女生免费提供避孕药。
放在国内,我估计会有很多父母炸毛,跑去相关部门投诉。
但在德国父母看来:
这都啥年代了,你不说,孩子也会从其他渠道知道。
而且知道这些信息,孩子感觉不舒服,才能准确跟大人描述或求助。
德国的性教育,也不仅仅是生理知识,还有关性别,有关爱和责任。
他们会告诉孩子:女生可以留短发,男孩可以敏感,鼓励孩子成为自己。
他们还会让四年级的男生体验怀孕和分娩。
总而言之,一切与“性”相关的问题,大人都会大大方方地跟孩子讨论。
也许你会担心,聊得这么透彻,是不是变相鼓励孩子?
然而事实是,没有了那层禁忌的面纱,孩子们会更谨慎。
他们从小明白,身体是自己的,不舒服的时候,自己可以勇敢说不。
尤其是女孩,她们不想怀孕,懂得事情的后果,就得自我保护。
事实证明,这样做相当有效:
德国平均初次性行为年龄是17.2岁,他们的早孕率也是整个欧盟中是最低的。
02.
关于安全:
德国还有一条“奇葩”规定就是:所有娃都要通过自行车考试。
换句话说,就是在德国,你想骑自行车出去,会骑还不行,还得通过路考,获得自行车驾照。
学校会专门请交警给孩子们上课:交通标识是什么?怎么正确起步?拐弯时做什么手势……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
路考时,这些内容都会作为采分点,由监考官挨个打分。
我看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在咱们国内,摩托、汽车这些机动车要考证,自行车只要会骑就能上路。
德国这么做,看似麻烦,其实是把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用真实的体验,从小培养娃的规则和安全意识。
《孩子:挑战》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必须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回想这两年,经常有孩子因为不守交规,安全意识淡薄,意外受伤的。
如果德国这一套复制下来,或许很多悲剧就不会上演。
其实德国这一集里,还有很多细节,打动我。
但碍于篇幅,咱们就先聊到这里了。也可以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