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锻炼和提升指战员高温、黑暗、浓烟环境下的心理适应和识险、避险、处险能力,切实推进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根据支队年度重点安排,8月3日至8月8日,那曲市消防救援支队圆满完成首届室内实火特性训练(CFBT—CHN)。
1
高位推动部署,“指挥棒”效能显著
那曲市消防救援支队作为全国首支参加室内实火(CFBT—CHN)特性训练的消防救援队伍,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事宜,从人员选拔、课程安排、组织领导等多个方面对培训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在反复调研及多方论证基础上,邀请拥有25年国际灭火救援实战经验、室内实火特性训练—中国(CFBT-CHN)创始者、中国唯一取得CFBT国际认证的二级灭火专家及教官团队为支队培训实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期间王明政委、胡鹏委员等支队领导多次深入培训场地观摩培训工作开展,与教练员团队就藏北地区火灾特点、快速提升指战员实战能力、安全高效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等交换意见,为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全程实操实训,“即战力”有效提升
支队紧紧围绕战斗力建设标准,科学细致制定培训课程和计划。在6天的培训中,共设置理论教学10课时,实操实训科目70课时。理论授课期间,教练团队从通风主导火警情况出发,引出极端火场现象,讲授如何通过收集信息和辨别火焰及烟气的颜色、状态等方式,清晰阅读火场从而制定最优火场策略和灭火办法,强调火灾现场指挥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规范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佩戴,筑牢救援安全理念。实操实训期间,参训学员每日在近1000℃的烟热训练室内开展现场指挥管理、分烟层确定、火场降温、内攻灭火、人员搜索、同伴拯救及临机处置等科目训练,不断规范灭火救援作战流程,全面提升专业实战处置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20名参训人员全部通过考核并取得专业救援资质证书。
3
精准细化保障,“安全网”稳定牢固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安全性,按照培训要求,支队先后2次对烟热训练室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实现回燃、延迟回燃、可燃烟气爆炸、闪燃4类极端火场现象,同时及时补充和协调被救者空呼、保障水囊等物资130余件套用于保障培训工作,全面助推实训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同时为坚决确保训练工作的安全可靠,训练过程中支队严格落实作战训练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实体化运行现场指挥管理系统,坚持对每名进入火场内部人员进行个人防护装备检查和空呼预压提示等细节管控。同时强化火场指挥管理实训,通过明确现场指挥层级和通信方式,全面梳理火灾现场的作战流程和岗位职责,为培训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