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14事件谈了14轮仍无果?或许谈的不是金门而是统一

世界或渊说 2024-03-17 06:54:03

有关2.14金门恶意撞船事件已经进行了多达14轮的“谈判”,但仍未有结果。

为何难有结果?客观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就双方摆出的条件看,如果一直以保鲜膜的方式保存,它怎么可能有共识,出结果呢?

现在大陆方面提出的要求是:真相、道歉、惩凶、赔偿。

而台方最新的立场是:无法提供真相、拒绝道歉、拒绝惩凶。

也就是说目前双方唯一在“赔偿”上有一定的交集,其它的都在对立,完全不存在可以通过“技术性处理”来过关的。

那么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出来了,也是让我方很多人所不理解的,既然双方如此分歧巨大,立场不可调和,还有谈下去的必要吗?

但这些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具体的前台人员想不到吗?

所以,我们该换个思路来看待这件事了,也许可以理解为“谈判”的本身比结果还重要。

这里面的一个逻辑是,虽然我们的要求台方目前在拒绝,但我们有足够多的方式来让台当局必须做到满足我方提出的要求。

也就是说,表面上台当局目前的态度是反复横跳,但事实是它等于在这件事上押上了全部筹码,而我们还有一大堆筹码。

所以,只要后续我们随便再扔几个筹码出来,这个结果是注定的。

但有朋友有疑问,既然这么多筹码为何不赶快扔呢?

其实感觉这种围而不打的策略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有关解决整个台湾问题的边际效应。

这可能是核心。

“人命关天”,2.14事件本身的是非一目了然。

台“海巡”的恶行如何都无法辩解,它之所以顽固对抗一是压力,二是“面子”。

但事实上,岛内的“金鱼记性”加“阿Q精神”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忘掉这个所谓的“屈辱”,并且也不会有找回来的动力,就像在2022年因佩洛西窜台被没收的所谓台海“中线”一样。

所以处理这件事与给不给台当局“面子”无关。

但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个事件就会被当成一个“个案”来处理,而这次事情解决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其它的事情,难道每一次都要耗费资源地通过十几轮“谈判”再加上“必要措施”来解决吗?

所以杜绝产生此类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基础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背景会让此类事情不再发生呢?

从区域性讲就是统一厦金水域的执法权,取消所谓金门“海巡”,一条街上只能有一个交警。

从大局上讲如果解决了两岸的统一问题,此类事件也同样不会再发生了。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此事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以个案追求共性解决方式的趋势。包括解决区域性的问题,也包括解决全局性的问题。

不见得一蹴而就,但一定是一种推动。

事实上,早在2月29日时,台所谓“海委会”的主委管碧玲一度松口,讲出了“书面道歉”、“过失致死侦办”,这两点所对应的就是“道歉”与“究责惩凶”。

但她随后即改口,甚至当着记者面撒谎称自己没说过。

所以,这期间她一定是受到了强大的内外部“压力”,由于管碧玲属于蔡英文系统,内部压力极可能是5.20即将上台的赖清德;外部压力当然跑不出美国,你相信美国人会在此事件中仅作壁上观吗?

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个“谈判”,某种意义上它是在浓缩着未来两岸的统一“谈判”。(如果还有和平统一的机会,或者是在武统压力下的“和统谈判”)

两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事是这样比较的。

214事件的“谈判”表面上要解决的是道歉、究责这些针对个案的具体内容,但它的外溢性也是存在的,比如以后如何保证不再发生类似恶性事件?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给出了具体方案,并且已经开始实施,那就是宣布取消金门方面自己划设的厦金水域间所谓的“禁限制”水域,由大陆海警统一对整个海域进行常态执法巡查,接下来再取缔了金门所谓“海巡”的非法执法权,这样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这个过程当然台当局不甘心,所以才要各种“拒绝”。

但就像上面讲的,我们对于台当局不配合有很多种方式来解决,所以这就涉及了“强制性”。

而在“采取其它必要措施”前,我们还是希望能通过“谈”来解决问题的。

所以这14轮谈判事实就是大陆在释放着善意与诚意。

两岸统一同样是必须的,就像214事件台当局必须道歉、究责也是一样的。

若你拒绝道歉、究责;你抗拒、破坏统一我们就肯定要采取必要措施的。

当然善意不是没有“保质期”的,当岛内的恶意、嚣张、狂妄,甚至讥讽无知无畏地摧毁了这个善意的“保质期”时,就是采取断然措施之日。

0 阅读:0

世界或渊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