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母亲河,23年印度恒河运货1100吨,中国黄河货运量有多少?

普朗鸣尼 2024-11-02 17:44:35

前言

同为亚洲文明孕育地的母亲河,黄河和恒河的航运发展有些相似,却有所不同。

恒河作为印度的内陆河,每年的货运量只有1100吨。

同为我国大河的黄河,年货运量有多少呢?

水文条件决定航运“基因”

想要成为一条繁忙的“水上高速公路”,首先得问问大自然是否答应。

水文条件,就像河流的“基因”,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航运的潜质。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水文条件上输在了起跑线上。

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季节性变化明显,导致黄河水量很不稳定,甚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

1997年之前,黄河断流几乎成了常态,最严重的时候,入海口甚至断流了226天。

除了水量问题,泥沙含量也是制约黄河航运的一大“心腹大患”。

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称的黄河,每年输沙量高达16亿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泥沙冠军”。

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河床,导致航道水深变化无常,航行安全风险极高,“水上高速”秒变“水上险滩”。

如果说黄河航运量少,是因为水量和泥沙这两大“硬伤”上,那么恒河的困境则更多地体现在水文条件的“不匹配”上。

恒河流域虽然降水充沛,但问题是,雨季的时候,水量过于集中,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而到了旱季,水量又会急剧减少,部分河段甚至会干涸,这种“旱涝两重天”的极端情况,让恒河的航运价值大打折扣。

更要命的是,恒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水流缓慢,这对于发展航运来说,简直就是“先天不足”。

因为水流缓慢,泥沙就容易沉积,导致航道变浅,大型船舶根本无法通行。

而且,恒河河道宽阔,水流分散,更加剧了泥沙淤积,“水浅”加上“泥沙多”,恒河航运的“基因”实在是不敢恭维。

发展路径决定航运“命运”

如果说,水文条件决定了河流的航运“基因”,那么,历史发展路径则决定了河流航运的“命运”。

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历史选择,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

历史上,由于水文条件的限制,黄河航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再加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这也限制了黄河水资源用于航运的可能性。

因此,黄河航运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时断时续,规模有限”的状态,未能形成像长江那样的航运体系。

恒河的航运发展则走了一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道路。

在古代,恒河航运也曾一度繁荣,但主要服务于农业灌溉和宗教活动,商业航运并不发达。

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为了掠夺印度的资源,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恒河航运逐渐被边缘化,最终走向衰落。

印度独立后,并没有及时调整交通发展战略,仍然以铁路运输为主,忽视了对恒河航运的开发和利用。

时至今日,恒河航运仍然停留在“小、散、乱”的状态,与其世界大河的地位极不相称。

如果说恒河每年1100吨左右的货运量看起来十分凄惨,黄河的货运量只有十几吨则看起来更加“惨淡”了。

但是除了先天的原因之外,历史遗留因素和现实的发展,都影响这两条母亲河的航运发展。

历史惯性与现实困境交织

如果说,黄河航运的落寞,更多是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那么,恒河航运的“黯然失色”,则更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后天失调”。

历史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河流的航运格局,而现实的困境,则让改变现状变得更加困难。

河长期以来,受制于水文条件和航运基础设施的缺乏,黄河航运也一直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黄河水资源的分配,长期以来以工农业用水为主,航运的需求往往被排在最后,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黄河航运的发展空间。

此外,黄河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对航运的需求也不够强烈,这也导致了黄河航运缺乏足够的市场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视,黄河航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

要真正让黄河成为“黄金水道”,还需要克服水资源短缺、泥沙淤积、航道条件差等一系列难题,这注定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恒河航运的困境,则更加凸显了历史惯性和现实困境的交织。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铁路依赖症”,让印度政府在交通发展战略上,长期忽视了对内河航运的重视。

独立后,印度的铁路网络不断扩张,而恒河航运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错失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度政府在修建跨恒河的桥梁时,普遍存在桥梁净空高度不足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大型船舶的通行,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恒河航运的发展潜力。

试想,一条河流上的桥梁都“卡住了”大型船舶的“脖子”,还谈何发展航运呢?

当然,印度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恒河航运的重要性。

近年来,印度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恒河航运,并投入资金进行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

然而,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资金短缺、管理混乱等因素,恒河航运的发展仍然步履蹒跚,与其作为印度“母亲河”的地位极不相称。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河和恒河的航运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让这两条母亲河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沿岸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国家人文历史——印度恒河,内河航运界的“小透明”

百度百科——恒河

百度百科——黄河

3 阅读:301
评论列表
  • 2024-11-19 21:01

    父亲河是在哪里??

  • 2024-11-22 11:13

    需求是存在的,济南和郑州就在黄河边上,如果可以借河入海的话,前途不可限量,再往上游还有西安、兰州等省会,怎么可能没有需求

普朗鸣尼

简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