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大名校新校区三个2025-2026开学,新增一万多高中学位

先利探险 2024-02-28 08:08:55
被湖南人自己诟病的长沙和长沙四大名校

长沙曾被诟病为网红之城。

就连很多对“强省会”颇有烦言的非长沙的湖南人,都是如此认为,意即长沙只会搞些低端服务业和不能带来多少GDP和财税收入的文旅创意产业,表面热闹繁华,往好了说,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内里其实缺少高质量的新兴现代产业,工资低物价高,就业机会少;同时作为“强省会”战略下的长沙,又虹吸了许多地州市的资源,导致各地州市经济不发达,尤其是湘南和湘西北人,把这笔账都算在长沙头上。

长沙四大名校曾被指责为掐尖。

外地人对长沙四大名校,内心有一千个草泥马一万个不服气。

别说外省,就连湖南本省许多人都对长沙四大名校不以为然,认为它们厉害,完全是掐尖,记住,是全省掐尖,还有人说,它们厉害,不是老师厉害 ,而是学生厉害云云。这种言论,虽然曾经有一部分在理,但现在随着取消掐尖,理由似乎站不住脚了。湘人之所以有这种看法,归根到底还是感觉教育不公平,大部分人享受不到长沙四大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是对这个颇有抱怨。

这个是事实,头部学校,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就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所,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将长期存在。但人民要求优质教育的埋怨和呼声,我们还是应该听见,并想方设法逐步改变这一现状,使其尽可能得到满足。

想读名校的人多了去!但许多人只能望校兴叹,不得其门而入。

三大名校新校区2025--2026年开学,共新增万把左右高中学位

怎么办?

名校办集团校毫无疑问是一种方案和出路,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首先是各个名校的集团校之间存在水平参差的问题,其次名校集团校内部各校之间,也是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之所以存在这两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这种办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派出制,学校主要领导等少数几个人是由长沙四大名校派出或委任,而绝大多数执行层(主要是中层和普通老师)则来自于招聘或者转校,因此,名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优质资源共享,不可能与母校完全一致;

长沙市一中新校区效果图

二是许多名校集团校与母校的关系,是松散型关系,不是紧密型,更不是核心型。一句话,挂个名校牌子而已,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性意义;三是集团校办学历史都不长,没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因此生源和教学质量无法显著提升。

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和长沙四大名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便有了长沙四大名校拓展新校区、四校变八校的举动。2023年,长沙四大名校齐齐行动,各自从蜗居局促的市中心,向城区的西南边和南边拓展,各自都定下了新校区的地址和规划。

长沙人有福了,湖南人有福了。

长沙四大名校拓展的面积都不小,都接近200亩,投资十亿元左右,将各新增60---96个教学班,预计新增上万左右的高中学位,其中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都将在明年或后年秋季落成招生,将有更多的长沙学子、湖南学子有机会进入四大名校学习!

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是一件惠及千秋万代的重大民生工程,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显示出新一届省市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雄心魄力和高瞻远瞩。他们的努力,值得每一个湖湘人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四大名校都将实行“一校两址”,意味着新校区与本部都是一家,实行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是名副其实的自己办自己管,而不是像以前的集团校那样,搞子校、孙子校,甚至只是远亲校,毫无疑问,这将极大提升长沙四大名校的办学规模,让更多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成果的学子受益;同时将极大提升各个名校的教学质量,对于渴望教学质量的许多家庭和学子,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和利好。此举将解决以前集团校模式的弊病。

长沙四大名校新校区定址 新增上万高中学位

新校区

位 置

面积/亩

增班数/个

开学年

办学模式

长沙市一中

潭洲大道与红桥大道交会处西南角

180

96

2025秋

一校两址

湖师大附中

金星大道与腾飞路相交会处东北角

60

2025秋

一校两址

长 郡 中 学

长沙南部融城片区

本部直管

雅 礼 中 学

礼宾路与高塘坪路交会处西南角

170

60

2026秋

一校两址

长沙四大名校向南拓展新校区的几个深层次新考量

湖南师大附中新校区效果图

长沙四大名校向南拓展新校区,一变二,四变八,直接动因和好处,除了上述教育的考量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我们不要淡看了这次的大手笔布局和规划。

其一、以教育不知不觉拉动长株潭融合

长株潭一体化喊了四十年,长株潭融合也搞了很多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起色不大,亮眼的成绩不多。个中原因主要是两点,行政壁垒无法突破,利益格局无法打破。没有顶层设计,没有中央发话,单靠省里无法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更遑论三市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

而教育是社会的最底座,名校需求更是带动社会发展的最好利器。长沙四大名校向南、向西南拓展,无形中是释放了一种信号,将引导人流、商流、房地产业向长株潭结合部发展,这是比行政命令更有效的融城指引,未来若干年内,三市政府、社会资本、各路人流、房地产业和商流将自觉逐渐向南向西南集中,从而起到现在行政命令所起不到的巧妙带动、自觉整合的融城效果。

以名校教育促进三市向心发展,走向融合,这是施巧力,是以教育引领经济发展,而不是相反,这届省市党委政府可谓深谙经济之道。以名校教育促进三市向心发展,以教育引领经济发展,将会在不知不觉间消弥三市融合发展的一些顽固壁垒,打破一些深层桎梏,颇有暗渡陈仓之意味。

三市政府如果看不到这个天赐良机,领会不了上层领导的深层次用意,不是大举向北向南发展,而是还要另搞一套,去往另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向上违逆上层意图,不懂政治不讲政治,对下背离民心民意。

其二、让教育回归公益,让老师回归本职

这些年,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对教育的戕害甚大,老师尤其是名校老师课堂不教,而热衷于把本应该在课堂上教的东西,放到自己开办的或者兼职的课外培训机构去教,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更有甚者,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办课外培训机构,导致培训质量堪忧,而且坑蒙骗的事时有发生。

这样的教育有违公益化,这样的老师有违天职。

面对这种状况,国家果断出手整治教培市场,无奈优质教育还是非常稀缺且不均衡,所以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还是大有人在,整治效果不佳。而长沙四大名校集体扩容,将让更多原本需要在外补课培训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在校的、优秀老师亲自授课的优质教育,不用再到外面补课培训,这是让教育回归公益,让老师回归本职。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自己在校来带,这种引领和示范所起的作用,将会积极得多重要得多。

长沙四大名校区新校区分布大致地图

其三、让优质教育扩面且实现量提质不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优质教育是最大的福利。长沙四大名校向南向西南拓展新校区,就是让原来只有少数人能够享有的优质教育,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是优质教育面的扩张。

另一方面,几所四大名校在新校区除了举办高中以外,还兴办初中教育,比如长沙市一中96个班中,就有36个初中班。四大名校自办自教初中,一则会让更多学子享受到优质的初 中教育,二则会让自己的高中有更好更优秀的生源,从而能够保证自己高中的教学质量有优秀生源的保证,实现学校规模扩张而质量不降。

实际上,四大名校原来高中招生,生源除了集团校一部分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其它差校弱校,生源质量总体较差,从而导致高中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四大名校自办自教初中,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其四、令教育和科学配套,让网红长沙更科教

很多人嘲讽长沙是网红之城,其实是嘲笑长沙没有什么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这的确是长沙的短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是真理的新时代,新一届省市党委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定改变这一局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教育更是第一生产力。为此,长沙决定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兴建湘江科学城。这两大举措,可谓抓个正着,颇得民心。

但教育是为科技服务的,第一为科技培养人才,第二为科研人员服务。那么教育怎样为科技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答案当然是优质教育的配套,凤凰栖高枝,名牌中小学和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科研人员,有着巨大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四大名校宣布扩容的同时,湘江科学城同步宣布开工建设,而且四大名校基本围绕湘江科学城而建。

教育连科技,科技靠教育,让教育和科学配套,以教育促科技,以科技反哺教育,让科技更扎实更创新,让网红长沙更“科教”。这是长沙强省会最得人心的一着,也是长沙未来的希望所在。甚少国家重大布局、几被国家重大项目遗忘的的湖南和省会长沙,不等不要不靠,正以自己的方式强湖南强省会,努力追赶东部发达省市的脚步,但愿起步为时不晚。

0 阅读:0

先利探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