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0岁的何炅也是有点“老来翻红”。
几天前的金鹰奖颁奖晚会上,他拿下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出道30年,首获殊荣,谁看不说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台下的何老师却以另一种形式爆火。在主持界呼风唤雨如鱼得水的他,陷入了一个怪圈中,化身何炅2.0——人称“邪恶栀子花”。说的是,他在节目里的夸夸,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花式捧杀。
“邪恶栀子花”,源于黄磊《向往的生活》做饭翻车一事。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以前没人怀疑黄磊的厨艺呢?因为何炅。
“邪恶栀子花”诞生于“玉米事变”。那天,何炅带领大家顶着烈日收玉米,收了整整3个小时。
在《向往的生活》里,何炅总是毫不吝啬使用感叹词——绝了,天哪,太棒。
何炅灵机一动,说让戚薇打包带回去,这样别人就理所当然不动筷子了,这才完美化解尴尬。翻车现场,他也能及时挽尊。烤焦的鸡,扒掉表面,也能吃。栀子花的花语是隐忍,难怪。
1994年,何炅还在读大三。
他只在大学生晚会上自导自演了一部小品,就被央视领导相中,成为《大风车》“聪明屋”的主持人。
四年后,湖南台《快乐大本营》缺人,节目组去北京寻找新主持。
何炅只和对方吃了一顿饭,就获得了这份工作,完全是开挂求职的经典案例。
到了快本,他又遇到贵人——李湘。
李湘看着这个紧张的何炅,大气安慰他:
“你别害怕,现场直播真的没什么可怕的,反正你任意发挥,不管说什么,我都能帮你圆下去。"
李湘帮他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催着他买车,指点他买房,和他“共同富裕”。
他感谢李湘,把李湘当师父。
初出茅庐那些年,他获得了这世界太多的关照。
当他接受了这世界的善意,他愿意将更多善意回馈给世界。
何炅是个情感细腻又温柔的人,他会为高中时期对朋友不够推心置腹而内疚,会一直记得大学开学时的紧张和尴尬。
为帮助陌生女孩,他挨了混子的一顿揍,即便女生不道谢,他也不会愤怒。
1999年,快本贵宾访谈节目空缺女主持,何炅力荐谢娜。
当时的谢娜主持功底约等于0,根本看不懂台本。
何炅一遍遍指点他,帮助她划重点;后来谢娜接棒李湘,成为第一女主持人,何炅总在台上为她圆场。
谢娜休产假,何炅当众承诺为保留工作;谢娜上网综,何炅为她登台助力。
何炅说:“我不放心娜娜,我怕她在外面闯祸。”
这些年,“快乐家族”个个让人操心。维嘉表现平平无奇,杜海涛败光路人缘,吴昕被前男友爆出私密照。
何炅照顾维嘉的镜头分量,为杜海涛救场,借节目上玩游戏的机会告诉吴昕: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在你身后。”
观众们常常感叹,“快乐家族“那几个兄弟姐妹,有时候真带不动,只是家里的老大护短,所以才能一直快乐。
其实何炅并非护短,他是对所有人周到,他想给所有人体面。
《快乐大本营》播了24年,他照顾的嘉宾无数。
朋友讲往事心酸,他抹眼泪。
私下的何炅我们不得而知,但一旦进入到工作状态,他的眼力见和同理心,随时都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不让一句话落在地上,一个场面冷掉。你可以说这是高情商或者圆滑,但一个人能30年来保持一样的营业状态,更需要的,或许是——极度自律。
归根到底,大家佩服的还是何老师的主持功底。网上掀起了对何老师主持风格的“探究学潮。”
当他面对“疯子”,他另辟蹊径,从惊慌失措的境地,化险为夷。当他面对各种晚会和突发状况,他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炉火纯青。有一句话叫“内娱不能没有何炅”。
一次直播颁奖现场,嘉宾平板电脑死机,流程下不去。撒贝宁和何炅都慌了,但彼此还是展现了专业素养。撒贝宁反应机灵不断给何炅递话:“何炅你确定自己能解决技术问题?”何炅顺势接下:“当然,因为我们除了有最高端的科技之外,我们也有最原始的手段。”说着,把台本交接给老师。
何炅能行走30年,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恐怕还少不了同行的业务能力普遍降级。只是主持业务能力强,也不能完全解释何炅常青的原因。
如果说“资本”是个猎人,那这个猎人的特点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何炅让资本见到了兔子。
当年,在何炅和一众成员的努力下,《快乐大本营》快速成长为中国金牌综艺,何炅本人更是成为一种神奇的存在:
他为潘粤明“预言”后,仅过一年,潘粤明凭借《京华烟云》和《白蛇传》,成为京城第一小生。
他为沈腾和马丽宣传电影不久,马冬梅和夏洛成为了网上最招笑的梗。
他看着李湘调侃23岁的陈坤,抿嘴微笑,一年后陈坤出演《像雾像雨又像风》,惊艳全国。
民间都在传说:谁上快本谁火。明星服了,资本也服了。
这样的神奇主持人,资本买账。
于是,当2015年何炅执导电影《栀子花开》时,19家投资方争先恐后给他掏钱。
电影宣发时,杨幂、邓超在内的30多位一线明星为其站台。
分明是一部很普通的青春电影,最后竟拿下3.78亿的票房,属实奇迹。
在人生顺风顺水的那些年,何炅与资本互相成就。他每天睡三、四个小时,有了越来越多的工作:
金鹰节、湖南台春晚、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百变大咖秀……
他在哪哪热,他主持啥啥火。
不知从何时起,他成了整个娱乐圈的“何老师“。
于是,“夸”的属性也从未离开过何炅。
这种“夸”除了表面上的语言,更是在心里面愿意欣赏,并希望一个人好。马东以前节目《有话好说》负责一段访谈,何炅坐在台下。“访谈结束后,只有他一个人在下面鼓掌,剩下的所有人都在忙活。”
只不过,在舞台背后,他真实的自我却被刻意隐藏。这就是何炅和公众天然的距离。他隐藏起自己,拒绝讨论自己,一旦视角关注到自己,就迫不及待躲到他人身后去。或者说,他的视角里,不需要出现自己。
何炅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展现在别人面前”。
也觉得“没必要让所有人理解自己,也没必要向所有人解释自己”。
在《向往的生活》中,他罕见地说:“我这个人特别无趣,我就是那种少年老成的孩子气,我真的没有进步。”
更多的时候,他是润物无声,在观众不知道的瞬间,也场面圆润过渡下去了。不讲空话,不谈大道理,很实在,也言之有物。因此,走到今天,无论国民度、观众缘、主持风格,何老师全无短板。他的专业程度已经到,说完获奖感言后立马说“好了现在我要回到属于我的位置上去,继续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