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1048年,被后世称为“包青天”的包拯,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获得了两次调动,最后一次的调动,让他的职位从省一级的财政官员(转运使),调到了中央部委的财经口(三司户部副使)。
包青天刚一上任,就接了一个大活,前去侦办一起财经“大案”。
说是侦办“大案”,其实包青天当时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去基层做调研,从而帮宋仁宗弄清一件事的真相。
那么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值得大宋的皇帝的关注,又必须要用一名中央部委的官员前去亲自调查呢?
这一切还要从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说起。
02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通过竞争上岗,赢了兄弟公子纠,从而当上了齐国的国王,齐桓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就想开启齐国争霸天下的伟业,于是他就需要一个能帮助他实现霸业的谋臣。
当时他身边最可信的大臣是鲍叔牙,鲍叔牙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如好友管仲,于是就推荐公子纠曾经的谋士管仲。
管仲在转投齐桓公以后,就开始为后者出谋划策,在管仲当年的策略中,有一条叫“官山海”,说白了就是搞国有企业,垄断食盐等资源,然后敛收财物。
因为这条非常好用,所以后续的朝代,在国内经济不好的情况下,都会选择这么干,宋朝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局面被突然崛起的西夏给弄乱了。
为了抵抗西夏的入侵,大宋只好派重兵镇守西北,而派出那么多兵将驻守,自然需要供给大量的粮食等物资。
而在古代,旱路运输物资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有可能你运到边境线上一斤粮食,就要花好几倍的成本,而当时,大宋在国内有“冗兵、冗员、冗费”,在外又有辽国和西夏盘剥,所以钱上非常不趁手。
03
那么既没有现钱支付运费,又不能不往前线运送粮食等物资,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聪明的大宋官员,最后想出的办法是,让民间的私企承担运输物资的任务,因为他们的综合效率要比国企高很多,而作为对私企的补偿,大宋没有现钱给,但可以给一些食用盐等国控物资的经销权。
一开始朝廷还有点担心,担心不给现钱,私企的商人不愿意真心出力,但是政策一经推出,愿意“为国出力”的私企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而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私企的商人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那么商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说简单也不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压缩运送物资的成本,赚取经营国家管控物资的利润。
04
而不简单的地方,表面上是如何保障物资的及时运达,以及国控品的经销,而实际上,最让商人操心的地方,其实是如何和各级政府官员勾兑。
只要能拿下具体负责经办的朝廷官员,那么商人就是以次充好,也一样能换取原本等量的物资,甚至还能有商量的余地。
而且只要协调好了经办人员以后,各种物资的价格就牢牢地掌控在商人手里了,这就相当于私企的商人直接控制自己利润的权力。
这种方式一旦成型以后,看似私企中的“爱国商人”们大发其财,而大宋的边军也得到了足够的物资,好像是个双赢的局面,但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食用盐等国控物资,原本是完全掌握在朝廷的手里,那么这些被垄断的商品,能卖出多高的价格,能带来多高的利润,是由朝廷说了算的。
05
但是一旦让私企的商人也能经销这些国控物资之后,朝廷就无法在这些商品的价格上一手遮天了,而私企的运营远比大宋的国企高效,所以打起价格战来,大宋的国企根本不是对手,于是大宋原本的财政收入就逐步下降了。
大宋朝廷原本的计划是少花钱,但现在变成了,钱没多花,但收入直线下降了,这对于大宋朝廷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新的问题呢?
就在大宋朝廷上下急得直挠头时,一个叫范祥的人突然跳了出来。
这个范祥虽然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当时却绝对算的上是一号人物,他是凭借考中进士进入的体制,而后来又在防御西夏侵扰的时候立过军功,除此之外,他在地方主持经济工作时,干的也是有声有色,算是个多边形的优秀官员。
06
范祥因为有边关工作的履历,又有经济上的实践,所以他很明白大宋的问题究竟出在哪,于是他就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推行盐票制度。
盐票制度的核心其实并不在盐,而在于商人们和边关的交易方式。
在推行盐票制度之前,商人们需要运送实物到边关,然后高价卖给边关兵将,换取经销国控物资的凭证。
但是等到推行盐票制度以后,商人们只需要把性价比更高的钱运送到边关,由边关兵将自主招标来购买性价比高的物资,而商人还是可以经销国控物资,但是钱财的运输货值比粮食可低多了,而且商人得到的实际国控物资也就减少了,而国家给边军购买物资的钱也减少了。
于是国家就开始获利了,这个获利可不是只是说说,据有关统计显示,这项制度一经推出,它带来的收入一下就达到了221万钱。
07
不过这么好的制度并没有一开始就得到执行,因为当时部分的朝廷官员,和那些“爱国商人”强烈的反对,至于原因,自然懂的都懂。
于是宋仁宗只好派素有刚正之名,且精通经济的包拯前去调研,结果当然是真相大白,于是盐票制度就正式得以推广。
在古代,任何一项国家制度的出台,其实都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政策的变化,往往意味着对“既得利益集团”的伤害,而这帮人又往往集中在权力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