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
元春省亲时发生了几件奇怪的事情。
首先,元春省亲的时间很奇怪。
“未初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时才起身呢!”
也就是说元春是晚上晚上7点以后才开始动身到贾家省亲,到了“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她在贾府待了短短的几个小时而已。
其次,元春的状态很奇怪。
贵妃省亲本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元春却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省亲过程中哭了六次之多。
元春哭得肝肠寸断,并直言:“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三叮咛。
如果元春在宫中的生活过得幸福,她还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停地哭泣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说明元春在宫中的生活确实过的痛苦。
另外,元春晋升这件事情也非常奇怪。
因为元春并没有开给皇上生育子嗣,而她的娘家也没有立功,为什么默默无闻的元春会突然被晋升为贤德妃呢?
这件事情值得琢磨。
说明元春晋升不是靠着自己的宠爱,而是有其他原因。
这个原因可能是王子腾对元春的扶持,也可能是太上皇的旨意,毕竟贾府出过两位国公跟着太上皇打过天下,而太上皇可能会在这件事情上插上一手。
总而言之,元春的晋升不可能是她自己的功劳。
结合元春省亲时不停哭诉的状态,说明她在新皇面前并不得宠,甚至得到的是新皇的厌恶,这才导致她省亲的时间诡异,甚至时间非常之短。
而元春极有可能在宫中被新皇冷落和打压,被太监欺压寸步难行。
毕竟作为元春娘家的贾府也时常遭遇宫中太监的勒索欺诈。
如果元春得宠,太监并不敢欺诈贾府。
小太监曾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
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
可见太监们时常敲诈贾府,更说明元春的处境艰难。
02
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贾母难道在元春省亲时没有觉察出异样吗?
当然有。
元春的哭诉让贾母感到深深的不安,她知道她把孙女送到宫里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如今贾府为了盖省亲别院花了大量的银子,为了筹备省亲事宜,贾府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修建省亲别墅,这导致贾府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为了应对开支,贾府不得不变卖家产、典当物品,甚至挪用贾母的私房钱。
这一点贾母心知肚明,但是她无能为力。
她当初把元春送进宫中是为了贾府能够代代兴旺下去,可是孙女进宫很多年,并没有让贾府变得越来越好,反而为了盖省亲别院陷入经济危机之中。
原著里贾珍说道: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元春当了娘娘之后,贾府没有沾到光,反而出现了经济危机还有太监们的敲诈勒索,可见元春进宫并没有让贾府出现转机。
贾母深知这一点,这次元春省亲又让她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牺牲孙女的人生没有换来贾府的生机,反而真的把孙女逼上了一条不归路。
正因为元春省亲的表现,贾母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她最对不起的就是元春,是她把元春推到火坑里去的。
在元春省亲之后,贾府出现的经济压力,政治矛盾,家族内部矛盾让贾母彻底失去了振兴家族事业的信心。
尤其是对元春悲剧命运的愧疚感让贾母也彻底向王夫人妥协。
在元春的人生道路上,贾母没有走好,在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上,她也不愿再自作主张,而是交给王夫人妥善办理。
所以贾宝玉才会和宝钗成亲,因为这不仅是王夫人的意思,也是元春的意思,元春在为了家族事业挣扎着。
因此贾母也愿意配合元春做出最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