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海龙,作为腾讯成长守护的技术领军人,与他的团队成员可能在许多小学生心中占据了“不受欢迎”的位置。
他们的任务,直白来说,就是在虚拟世界里筑起一道道防线,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游戏,因此被戏称为“操控游戏规则的隐形大手”。尽管孩子们挖空心思试图突破这些限制,涂海龙团队总能精准预判,及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醒或限制,即便是激烈的对战也要在限定时间内戛然而止,这样的角色看似不讨喜,实则责任重大。
长久以来,腾讯成长守护项目遭遇了不少用户的误解和抱怨,但这并未阻挡腾讯前进的步伐。作为国际游戏产业巨头,腾讯深知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之重。据《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2023)》报告,超过六成的未成年人主要通过网络游戏消遣,面对这一代人更早地接触互联网且技术操作熟练度可能超越父母的现状,如何有效引导其健康上网,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
自2017年成立以来,腾讯成长守护团队经历了七年的磨砺,构建出了一套极为严格的防沉迷体系,成效显著。至2023年第一季度,腾讯未成年人在国内市场的游戏时长与消费额占比分别降低至0.4%和0.7%,相比三年前锐减96%和90%。
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之后,涂海龙团队深刻认识到,防沉迷的真正难关在于建立与家长和社会的共识,技术再先进也无法独立解决背后复杂微妙的家庭与社会问题。于是,这群曾经被视为“游戏守门员”的人们,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跨越技术和情感的界限,促进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有节制的数字成长环境。「抓小孩的人」有了新的挑战。
攻与防
游戏防沉迷议题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2007年,当《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经典游戏风靡一时,那一代年轻人在简陋的台式机屏幕上经常遭遇一个标志性的蓝色提示框:“您疑似未成年人或未通过防沉迷验证,游戏满三小时后收益减半,满五小时后收益将不再增加,请验证姓名及身份证号以继续。”
然而,由于当时的实名验证机制并不健全,年轻玩家仅需借用任意一个成人的身份证信息即可轻易规避此限制,许多人因此熟记父母的身份证号码,更有甚者,网络上甚至可以低价购得他人身份证信息,这其中不乏一些夸张的案例,比如误打误撞使用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这种防沉迷机制虽然存在,但效果有限,持续了近十年之久。期间,随着手机游戏的兴起,互联网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吸引了更多未成年人加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直到防沉迷系统与公安身份验证系统的联动加强,加之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技术实力日益增强,一种更为严格且有效的管理手段逐渐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腾讯是最早着手做未保工作的游戏公司之一。2017年,公司成立了一支未成年人保护团队,并将其视为一项长期可持续的业务,而不仅仅是实现几个基础功能。同年,腾讯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支持家长绑定孩子账号,随时监督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长。
针对冒用家长身份证进行实名制认证的现象,腾讯在2018年开始测试人脸识别功能,玩家需要通过人脸校对信息,拒绝或识别失败则无法进入游戏。但人脸识别是一项高成本功能,如果每个疑似未成年人玩家都要使用一次,背后的花费可想而知。
“我们在未保上的费用申请,几乎从来没有被卡过。”涂海龙回忆,这在公司是不太常见的现象。腾讯官方公布过的一个数据是,每年仅在人脸识别和校正上的花费就过亿元。由于涉及成本高昂,许多游戏公司会先观望腾讯等头部公司的技术实施效果,再决定是否跟进。
游戏公司加码措施的同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当中。国家新闻出版署多次下发规定,对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及游戏时间作出限制,例如8-16岁未成年人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不得超过200元;且明确规定每周只能有三小时游戏时间,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各一小时。
至今,一个未成年人想玩腾讯游戏需要经过重重关卡:实名制认证只是第一步,如果使用家长账户登录,一旦超过规定的游戏时长,也会触发人脸识别功能来判断其是否是未成年人。当未成年人想要充值时,即便找了不太懂网络的老年人来代过人脸,平台也会给出相应的语音提示,防止误充。

但再先进的系统也总有漏网之鱼。涂海龙和他的团队不仅要面临心思活络的未成年人,更大的挑战在于暗流涌动的“卖号”黑产。这些租售游戏号的中介平台致力于研究头部游戏公司的系统漏洞,每当团队打掉一个Bug,就又有新的黑产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便利。
徐海龙说,“只要有黑产冒头,我们就要把它及时封杀掉,在屏幕背后和我们拉扯的“敌人”,并不是孩子们。”
沉疴
对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团队来说,他们身经百战,技术层面的较量早已司空见惯。“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规则的严苛,我们都能逐一克服,但家庭与社会背景下的亲子关系,是我们难以触及和彻底解决的软肋。”平台负责人郑中坦诚地表示。
涂海龙,作为技术领头人,内心深处难忘的一幕是一位标注为老年人的账号在凌晨3点成功通过了人脸识别验证。他清楚,那其实是孩子们半夜打扰沉睡的祖父母帮他们完成的验证过程。
团队逐渐意识到,真正的防沉迷之战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与策略较量。即便斥巨资构建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也难以抗衡家长对孩子的无限溺爱和无条件配合。
涂海龙出身福建乡村,深知那里留守儿童的状况。祖父母们在孩子面前常常显得无奈,为了安抚孙辈,他们不惜牺牲原则,即使这意味着孩子会放弃学业,只要手握手机便听从安排。在这些长辈眼中,被孙辈需要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哪怕这需要他们牺牲一些原则。
在偏远贫困地区,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鸿沟格外显著。自2018年起,腾讯成长守护团队深入基层调研,甚至采取刷墙告示等传统方式,以期提高乡村家长对防沉迷的认识。一位40岁母亲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她对腾讯的监管工具颇感兴趣,却因对手机使用的不熟悉,甚至担忧额外费用而始终未能正确登录,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家长们即便有心想管束,却常因技术隔阂而显得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在相对注重教育管教的城市家庭,情况有时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父母的过分约束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甚至两败俱伤。这些现实案例警示我们,防沉迷问题的解决需要更为细腻和全面的考量,既要关注技术防范,也需深入家庭、社会的沟通与教育,寻找平衡点。

2020年起,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发起第一届用户评议会,邀请家长、孩子代表共同讨论游戏管控。一位名叫吴宇鹏的大学生也带着妈妈来参加。过去,吴宇鹏也曾沉迷游戏,和妈妈为此有过不少剑拔弩张的时刻。但在彼此充分的沟通之后,妈妈也从强硬的命令,变成了等他打完手上的一把游戏再叫他吃饭。现在,吴宇鹏已经是一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培养不同家长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甚至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显然是一道超纲题。在评议会之外,腾讯的另一种尝试手段是在成长守护平台上线「家长课堂」,其中包含大量如何与孩子沟通、共同成长的内容。
对于互联网认知不足的家长,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还提供了很多低门槛的管理工具,例如通过绑定孩子账号来查看游戏时间,同时提供““一键禁玩”、“一键禁止支付”等功能。如果需要进一步解释,还有家长服务助手可以提供1V1指引的人工柜台,由真人为家长提供每个步骤的视频指导。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过去有一句口号:“每一种沉迷的背后,都是一份爱的缺失。”郑中表示,希望通过这类课程指导,再加上完善的家长管理工具,呼唤家长共同加入到这场守护行动中来,最终达到平台、家长与社会的共识。
另一种成长
当技术手段已有效控制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腾讯作为一个平台,开始思考如何更进一步,从更深层次介入到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2018年启动的乡村调研项目正是基于这一初衷,深入探索欠发达地区的现状与需求。
这次调研跨越了5个省份,涵盖了20多个地区,直接对话了上百位教育工作者和超过300名学生。调研过程中,腾讯未成年人保护团队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孩子们的聪颖与活力,同时也发现他们的认知世界严重受限于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外部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仅仅局限于游戏和短视频平台。
调研中一个令团队尤为心痛的发现是,当问及孩子们未来的梦想职业时,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成为一名网红或明星,极少有人提及传统的职业理想如科学家、医生等。这反映出在缺乏多元信息来源和正面引导的情况下,青少年的理想构建趋向单一且浅显。于是就有了「智体双百」计划。
2021年9月,腾讯成长守护团队联合腾讯游戏、腾讯基金会启动「智体双百」计划,为城乡青少年提供 「未来教室」和 「未来运动场」。「智」和「体」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两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腾讯希望通过软硬件的支持,在游戏外充实青少年的数字化生活,锻炼强健体魄。
“许多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见识过更大的世界。只要有趣地引导,孩子们会意识到,完成一个科技创作、进行一场体育比赛,也很有意思。”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说。
在未来教室中,腾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3D打印、编程等科创课程。考虑到许多低资源地区的科学老师都是由美术老师、体育老师来担任,腾讯准备好了一切低门槛教学材料,让任意一个零基础的人都可轻松上手。而在未来体育场,学生除了能进行常规运动之外,还能通过技术赋能进行运动数据检测,甚至实现跨地区线上运动活动与赛事的举办。

在「智体双百」计划中,团队见到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时刻。曾经考试排名倒数第一的孩子找到了发明的兴趣,最终拿到了科创比赛的一等奖;偏远牧区的放羊娃制作出了「羊脸识别」,帮姥爷解决了数羊丢羊的问题,甚至参与制作的学生之一,正是曾经被腾讯防沉迷系统踢出游戏的小孩。
截至2024年4月,“智体双百”计划已累计落地共95个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覆盖全国22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累积开课超11万节,超476万人次师生参与。同时,未来运动场和未来教室在全国各地举办区域性赛事活动,累计69.2万人次参与。
对腾讯而言,「智体双百」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公益项目,而是要背KPI的业务团队,团队需要对教室的使用率,课程的受欢迎的程度及原因,老师的学生的反馈意见数等等长期指标负责。
从2017年开始的无差别严打,到2019年严打中开始重视陪伴,再到2021年开启的「智体双百」,腾讯未保团队也在与未成年人共同成长:在技术之外,做更多陪伴和引导的工作。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常常有大量的留言。最开始留言都是掺杂着人身攻击的骂声,在负责后台管理的「小叶子姐姐」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解答和陪伴之下,平台慢慢变成了家长和孩子抒发日常情绪的地方,「小叶子姐姐」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
一个小男孩让小叶子姐姐印象很深。他过去在后台吐槽腾讯管得太严,后来却开始在这里倾诉秘密:爸爸对家庭不负责,妈妈和外婆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希望自己可以快点长大,有工作养家,可以守护妈妈和外婆。他喜欢游戏,把游戏当做自己的发泄方式。
在和成长守护互动的几年里,他开始理解大人和平台,把游戏当成鼓励自己上进的一种方式。他最喜欢用的《王者荣耀》英雄是梅西皮肤的裴擒虎,裴擒虎有一句台词:“这片绿茵从不缺乏天才,努力才是最终入场券”。现在,“努力是入场券”这句话变成了他的座右铭。
在见证过无数个孩子从不理解到理解的成长故事后,涂海龙和同事们通过这些真诚的交流,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连接情感、理解和支持的桥梁。他们开始意识到,防沉迷的背后,藏着许多家庭和社会的复杂现实,每个孩子的心声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更加细腻的关怀与引导。这也促使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在技术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提供更多的情感关怀和积极的生活导向,帮助像这个小男孩一样的许多孩子,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宣泄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