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贫困生晒旅游照”后续:被取消资助资格,本人作出书面检讨

翀云梦泽长 2025-02-11 14:59:36

有个贫困学生,在接受助学金的支持下,在短短一个月内游览了全国多座城市并两度出国,你是否能够确信,他确实是贫困中的一个?

最近有消息爆出,浙江大学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之间的一个接受了资助金的经济困难生在社交圈子里晒出了他们旅行时国内外的各种照片,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有些人指责浙大学生拿助学金消费过高,认为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对浙大求是的校训表示不认同,这件事一旦曝光,立刻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11月23日那天,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及浙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一篇公告。在通告中,他们宣布经过深入调查,参与此事的学生方某已经到了2021级本科生的年纪,并且她三年连续被确定为资助的对象。然而,在2022-2023的学年里,因为经济的困境有所改善,他们并没有申请资助的资格。另一方面,根据一次调查显示,方某今年确实多次访问各处,旅游方面的经历为3次。

学校经过仔细研究后,确定了方某的不合理消费习惯,并对其进行了教育与批评,同时宣布其不再被允许获得资助。至今,方某已经认清自己的过错,开始接受相应的处理并提交了书面的审核。根据这篇通报内容,方某的朋友圈晒出的旅游照片是真实的。但事实并不像网上经常流传的,一个月里他已经游览了众多城市,并且已经出国两趟。

学校方面表示方某的出行频次高,旅游次数仅为三次,尽管某些观点对此可能不完全信任,但事实是,方某被撤销了资助的许可。针对这个问题,大多数网友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冤屈;甚至有人认为真正需要金钱支持的人,在第一时间绝不可能有任何娱乐的计划。

也有网民提议,方某应该归还旅游学习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助学金,并被罚款。更有观点提出,方某实际上并不贫穷,因为凡是有资格出国的人,均须具备存款或工资的证明。实际上,在那之前,学校论坛上似乎有人回应说,方某已经表示他的父母没有来承担他的日常生活及教育费用,而且他的父亲因生意不景气目前还欠下300多万的债务。

关于网上关于他的多次国内和国外旅游传说,其背后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他在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和奖学金。据了解,这位学生在学校里为了勤工俭学工作了1100小时,累计收入达到22021元。他已经获得了6000元的奖学金,而学校提供的资助达到了12800元。在暑假,作为家教的工作赚取了11900元。

方某在文章中不仅仅是对现有内容做出了解释,他还深入地进行了自我反思,坦言认为这笔资金完全有可能帮助他更好地生活和生活,他想深入了解那些曾经因为无力或家庭支撑而无法到达的地方。尽管没意识到这笔资金也有来自社会和国家的善良捐赠者,所以我决定为此向大家致以歉意。

此外,关于方某具有资助资格的问题也引起了关注。有记者与当地民政局进行了沟通。据工作人员透露,在进行调查后,方某2021年的家庭状况与相关证明高度一致,换言之,在那一年出具的贫困证书是没有问题的。关于这点,事情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对明确。更直白地说,这个孩子或许并非特别贫穷,但确实面临着一些短暂的挑战。

在他的校园生活中,由于他的自立精神,他通过勤工俭学、助学金、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积累了大量的钱。而作为一名学生,他没有其他的经济需求,因此他带上这笔钱,选择游览了全国。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他获得了一笔贫穷学生的援助资金,他遭到了其他人的质疑和非议。

从个体观点看,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既然可以自己找方法增加收入,那么生活中并不应该处于贫困,更不该获得奖学金的资格,反倒应为那些真正面临困境的学生提供机会。网友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对于经济状况真正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连衣物都舍不得购置,根本不会有出游的冲动,只是持续地节约金钱。

方某的道歉回复显示出,他似乎觉得有些被不公对待。他不认为自己随便挥霍了这些钱,反而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为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带来了丰富。尽管有些观点认为助学金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而非为其他目的,但这在方一的解释中似乎并不成立。

据了解,方某虽然曾被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课程,但清华大学已收到了有关他的举报。目前,清华大学还在持续处理此事。但现在浙江大学已经发布了一项公告,询问是否方某的推免决策将会被撤销?

面对这一处理的成果,你是否感到满意?有必要归还他已经获得的学费助学金吗?#浙大贫困生被取消受资助资格#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