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性分析主要是从辨识出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角度分析,从而判断施工过程是否安全。现场作业主要位于地下管道内,作业时施工人员需从检查井进入地下管道,为便于管理分析将管道非开控修复作业以空间位置为划分,将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划分为地面施工和地下施工两部分。
地面施工安全性分析
车辆伤害
城市内排水管道主要位于交通道路上,为保证施工期间安全,非开挖修复施工需占道施工,但城市道路车流量大交通繁忙,考虑社会经济成本无法长期占道。
非开挖修复技术与传统开挖修复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管道非开挖修复作业采取临时占道施工方案。因其流动式作业方式,占道时间短,施工期间无法采取传统的围挡等硬质防护,为保证作业区与行车道隔离,只能采取交通疏导配合水马等防护用具进行临时性防护。
顶管施工现场
临时防护无法完全阻挡高速车辆的冲撞,施工期间发生行驶车辆进入施工区域的概率为中等,加之施工期间存在作业人员违章穿行马路的可能性,发生车辆伤害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中等,判定为较大风险。
触电
地面施工时施工临时用电为自备柴油发电机提供,施工用电严格遵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原则,施工用电安全性可控,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性一般,造成的伤害程度中等,地面临时用电判定为为一般风险。
机械伤害
吸污车、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及相关材料全部停放或摆放在施工区地面,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操作按照手册操作,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一般,造成的伤害程度为中等,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判断为一般风险。
地下施工安全性分析
地下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潜水封堵、管道清淤、管道预处理、管道修复、检测验收、拆除封堵。因管道处于地下封闭状态,施工时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地下施工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中毒和窒息
①地下管道形成的有限空间,因管道水体中存在不同化学成分的液体在混合后或管道中存在厌氧微生物,不断的产生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危险气体,随着时间的积累及通风不良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无法排出聚集在管道中。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硫化氢气体致死浓度极低,人体吸入后数秒内死亡,贸然进入极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②由于排水管道处于地下封闭状态,作业空问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加上管道内存在的大量有氧微生物,使得管道内的氧气消耗速度快,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出现管道出人口氧气含量检测正常,但管道中部位置缺氧现象;加之污水及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甲烷、水体蒸发的水蒸气等室息性气体挤占管道中空气含量,导致空气稀薄,造成人员缺氧窒息事故。
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窒息性气体无法肉眼感知出危险性,但一旦身体感觉异常,意外即将发生,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可能性大;统计分析历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报告,事故大部分都为群死群伤事故,因此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是近年来造成群死群伤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大,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判定为管道非开挖修复的重大风险。
顶管施工事故现场
触电
管道深埋地下且常年水流,施工环境属于特别潮湿施工时一处电缆破损、漏电等容易造成大面积触电,造成触电事故。但工地现场通常采用TN-S系统供电、多级漏电保护、照明使用安全电压,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可能性小,但触电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中等,临时用电判定为一般危险。
瓦斯爆炸
管道中的有机物在厌氧细菌或有氧细菌的分解下生产大量的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气体均为易燃易爆气体,气体在管道中与空气混合,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遇电火花或明火产生闪爆现象,造成爆炸事故。从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将烟头或爆竹等火星扔进下水道发生燃爆事故的新闻不难看出,地下排水管道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大,但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中等,因此将瓦斯爆炸判定较大风险。
淹溺
管道封堵采用气囊及砖砌墙双重封堵,气囊封堵时需作业人员立于检查井污水中,管道内水位较高时则需潜水员下潜进行气囊安装作业。封堵作业时人员行动受到限制和约束,立足之地湿滑无法站稳,加之管道内水流的冲刷影响,存在人员摔倒、磕碰的可能,由此导致的淹潮的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
顶管施工现场
封堵后作业期间,作业区上游管道内污水需持续经水泵抽排至下游管道内,以保持污水的正常流通及水位高程的控制。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导流水泵故障或因天气变化降雨导致外部雨水涌人等意外情况,管道内水位急速升高,突破封堵的极限压力,水流急速涌进作业区域管道内,将造成人员淹潮事故,例如2019年发生的“4.11深圳短时极端强降水天气”事件(此事件造成箱涵清淤作业的10人死亡,1人失踪),此类淹事故发生的概率一般,但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极大,因此将淹潮判定为较大危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