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湖”的光荣与梦想—中国式现代化遐想

金玉视角 2023-10-06 10:06:58

新时代的中国人,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个湖——“南湖”和“西湖”,一定意义而言,“南湖”是初心,“西湖”是使命。作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华儿女,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绽放光荣和梦想,在心中的“南湖”和“西湖”激起人生波澜,是每一个人最有意义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课题。一南湖,秀水泱泱,碧波荡漾。疫情初退的南湖边,南湖新天地游人如织,已成为嘉兴新地标。如今,南湖不仅仅是嘉兴的南湖,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南湖,这汪秀水,滋养着精神,流淌着初心,激荡着使命。曾三过嘉兴的宋代大家苏东坡,留下了“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的诗句;清代学者朱彝尊对南湖情有独钟,一连写下一百首鸳鸯湖棹歌,把南湖的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以游山玩水著称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登烟雨楼,一再赋诗表达赞赏,但是这些诗兴墨迹都不足以与让南湖世界瞩目、全球仰视。他们不会想到,南湖会因一次会议永载史册,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200米左右僻静的水域,在这条红船上,完成了最后议程,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南湖由此成为共和国党旗升起的地方,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南湖“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从南湖红船走来的他也这样表达初心:“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在江南一带沿守着这样的习俗:船家新年首航,必须向着东方,取其顺风顺水之意。这一切似乎是一种冥冥中的巧合。承载着民族命运的一叶红船,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嘉兴南湖起航。红船始终向东方,迎着太阳,始终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前程。从南湖红船的铿锵誓言,到南昌城里八一骤然响起的枪声;从秋收起义的革命火种,到井岗山的战斗号角;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火炬,到陕北延安窑洞的灯光;从“西柏坡三大战役”,到“进京赶考”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大业,引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创造出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把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梦想、民族的向往、炎黄子孙的期待融为一体,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最为辉煌的篇章。从此,南湖和红船有了红色基因,孕育了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并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的高度,是发展的方向,是奋进的明灯,滋养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并作为精神根脉为决胜中国式现代化积蓄磅礴伟力。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如一幅素然淡雅的山水画卷,惹得多少游人不禁发出“虽非生于斯,却愿老于斯”的感慨。西湖,千百年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久负盛名,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把西湖比作“淡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多少的诗词歌赋在西湖山水的滋养下,散发着古典江南的独特灵韵,也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人间天堂。2003年4月,西湖沿湖所有绿地和景观全部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西湖“还湖于民”得以实现,与众不同地展现了开放胸怀和回归民心。2007年3月,张艺谋等执导的“印象·西湖”再现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的最美瞬间,更添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魅力。身为中国人,没有来过西湖,必然是人生一大遗憾;中国如果没有西湖,一定是全世界不可弥补的缺憾。西湖的美,并不仅仅停留在景色之美,也来自她所代表的之江大地。2021年,西湖所在的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8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万美元,也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会展之都和赛事之城。而西湖所在的浙江省,人均GDP为1.75万美元,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远远超过了世界银行公布的同期“高收入国家”门槛。浙江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1年和37年居各省(区、市)第一。按三口之家来算,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在20万元至60万元之间群体的比例达30.6%。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也是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是城乡倍差最小的省份,是当之无愧的共同富裕示范区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湖,不仅仅是一座湖、一方美景,更已成为中国人民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美好生活象征。

美好生活源自奋斗,也来自斗争。当中国人逐渐过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赋予的好日子,正构建美好生活的“西湖”时,也引发了长期处于优越地位的西方侧目。2010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专访时的讲话可以说极具代表性,他说,“如果超十亿的中国居民都过上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的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因为那是这个星球所无法承受的。”德国《焦点》周刊曾以“美国的恐惧:中国对富裕的追求将创造新世界”为题发表文章,分析了美国政府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错误心态,并发出“中国的相对贫困,真的是21世纪西方安全架构的基本要求吗?”的心灵拷问。毫无疑问,西方无权也完全无法阻挡中国人民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因为,过好日子并非美国和西方人的特权。当中国人依靠勤奋和智慧一年年打破西方垄断,与“脱钩”“筑墙”、制裁打压作坚决斗争时,如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后认为的那样,欧洲和北美国家能享受世界上最好经济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三南湖至西湖的地理距离,高德地图仅仅90公里,看似半个小时的高铁,一个小时的自驾车程,而从初心中的“南湖”到使命中的“西湖”,却需要恰逢新时代的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高帆斜挂夕阳色,忽橹不闻人语声。”南宋诗人陆游用诗歌记录了古代浙江人的实干精神,只见“忽橹”,“不闻人语”,正是不尚空谈、注重实干的生动体现,也是新时代需要的奋斗精神。岁末年初,中央接续传递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军的讯息。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四个“敢”字,向全社会发出了最强烈的信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字典里,永远不会有“躺”。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为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有力遵循。“西湖”之美,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自力更生的创新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缺国家资金投入、缺特殊优惠政策的“三缺”条件下,浙江人民一脉传承南湖红船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催生出享誉全国的“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也正是浙江这种敢闯敢拼的土壤,走南闯北的浙江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让浙江经济发展写下了众多“全国第一”:发放个体工商执照、建设新型农民城、建设城镇专业市场……才会诞生出义乌的小商品、慈溪的小家电,鹿城的皮鞋,永康的五金,绍兴的轻纺……等等出色的民营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可以说,浙江的发展只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演进的一个缩影。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标注光荣与梦想的印记。回顾中国历史,每当民族生存危机,必然会激发救亡图存、奋起抗争的革新运动,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每逢重大转折点,总有一些地方勇敢地往前开辟一条血路。1991年,很多地方还在执着于姓社姓资,上海勇敢发出了“皇甫平”的改革宣言,深圳也发出“东方风来满眼春”最强音,重庆市更是吹响商业零售企业“四放开”的改革号角。中国人始终用聪明才智直面困境,走出一片天地。从家庭作坊、前店后厂到“挂户经营”,到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地票”;从让中国的移动支付走在了世界前列的阿里帝国,到万家企业“组团出海”去欧洲抢订单,中国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四怀有“南湖”之志方有“西湖”之美。大江南北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后的第一个新年,“烟火气”“消费热”“忙碌劲”加速回归。在中华大地,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推进共同富裕,都蕴含中国式现代化命题,都饱含对继续破题、探路的期待,也开启了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时代远征。从“南湖”到“西湖”,是敢为人先的赶考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辽阔征程上,我们如何先行探路,点燃更多“神州星火”?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本质要求,深刻把握发展理念之变、竞争逻辑之变、实力格局之变、突围策略之变、前进动力之变,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把改革当作关键一招,变“摸着石头过河”为“开着大船过海”,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进一步积蓄“敢”和“干”的劲头,激发“闯”和“创”的精神,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敢闯新路、敢为人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勇于担当、勇挑大梁,勇当发挥优势、巩固胜势的“领跑者”,敢当用好变量、推动变革的“弄潮儿”,善当以稳固进、稳中求进的“挑担人”,竞当破旧立新、以新迎新的“急先锋”。

从“南湖”到“西湖”,是勇立潮头的奋斗之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上每一个奋斗的平凡身影,都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用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位”与“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硬核彰显在干成事上,确立“想就想明白、做就做极致、干就干出彩”的奋进起点,保持“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尽责精神,强化“分秒等不起、时刻坐不住、处处慢不得”的效率意识,树立“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以成效检验”的工作导向,续写新的时代荣光、书写新的辉煌史诗。从“南湖”到“西湖”,是走在前列的梦想远征。此生,怎样才是无悔?如何才是壮美?有一首《祖国不会忘记》,或许可以以它铿锵豪迈的旋律作答:……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我把光辉融进,融进祖国的星座……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这个光荣和梦想,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带领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系统谋划的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正成为追逐梦想的新的长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力量的一年。要坚定理想,坚守初心,立足新方位,坚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开放这个必由之路,以时刻走在前列的业绩交上一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作者:王厚明 电话(微):15695738508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0 阅读:22

金玉视角

简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