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有一种特殊的“后起之秀”,即大器晚成的人。
他们并非生来便有着非凡的才华,亦非一步登天,一路高歌猛进,而是一路披荆斩棘,到了中老年,才会有如此光彩夺目的成就。
这些大器晚成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点。
沉着冷静沉着冷静往往内心平和,情绪平稳。
冷静的人,不受尘世的任何影响,也不受个人情欲的影响,他们可以用一种理智而又客观的态度去观察自我。
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不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动摇,更不会和大众一样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己的想法来作出选择,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性。
沉稳是一个优秀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能保持镇定。
《资治通鉴》中有一位镇定自若的人物,那就是著名的唐代宰相李德裕。
李德裕是唐代末代宰相,梁启超把他和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等人称为中国的六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自幼就有雄心壮志,十几岁的时候就说过:“自己志在天下,并非一隅。”
但李德裕在仕途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数次被发配到边疆,遭遇过不少挫折。
可是,他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信心,更没有因为这件事动摇自己的志向,他一直用一颗平静坚强的内心来面对自己的生活。
他在被贬的这段时间里,博览史书,丰富自己。对政经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同时,他也结识了不少有相同想法的友人,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
同时,他也借此机会,通过考察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体味人民的苦难,从而提高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此过程中,他逐步成为一位学识渊博,胸怀大志,能言善辩,敢做敢当,颇得民心,深得皇帝赏识,为朝野所推崇的朝中大臣。
李德裕是唐朝末期的一代名臣,他对外征讨,对内平稳局面,对宦官的权力进行了严格地控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政绩。
其所做的一切,对维持唐代的长治久安与盛世有着不小的作用。
李德裕就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人,沉着冷静是他最大的特点。
孜孜不倦地工作勤奋是胜利的基础,没有人可以靠偷懒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大器晚成之人,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不断地锻造自己,不管面前有多少困难,他们永远都会迎难而上。
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他们从不因长处不沾沾自喜,也从不因短处不自暴自弃,他们一直不断在自我完善。
面对他人的讥讽和鄙夷,他们不会灰心,也不会被赞美和鼓舞所沾沾自喜,反而会有自己的追求,勇于挑战自我。
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一分是灵感,九十九分是努力。”
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
他们并非生来就有着非凡的天资,只是在不断地刻苦修炼中,不断地累积,慢慢地显露出自身的实力和价值。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毅力,天下无难事”这句话。
以姜太公为例。
姜太公字“伯益”,名字叫“姜子牙”,是周王朝的开国军师。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世家,早年当过屠夫,开过旅馆,却始终一事无成。
在七十多岁时,他与周文王相识,成为一名谋士。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一段光辉的职业生涯。
他曾协助过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位国君,在这期间参加讨伐纣王,周朝建立,诸侯分封等重要历史大事,对周朝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他成为了齐国的君主,被后世称为“姜太公”。
姜太公能有如此成就,与他坚持不懈地勤奋密不可分。
他虽年事已高,但依旧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联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自己的思想和理论。
他精于兵法,八面玲珑,巧取敌我之长,屡战屡胜。
他在治国方面很有一套,正是因为他的治理才能保持了周朝的安定与祥和。
姜太公以他的辛勤付出和聪明才智,为后世写下了辉煌的一段历史。
广阔的眼界大器晚成之人,眼界都很开阔,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变故和困难,他们都不会拘泥于一亩三分地,他们会放眼天下。
他们没有因自己的背景和生活条件而低人一等而变得自卑,没有因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也没有因自己的成功而固步自封,反而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悲喜或动摇,也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偏颇或失节,而是能够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念。
就像牛顿曾经说过的:“我能够看到更高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器晚成的人,便是这种眼界,既不会被世俗所束缚,也不会迷失自我。
《资治通鉴》里有一位“大器晚成”的典范,那就是宋代著名的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曾中过秀才,后因对朝堂上的贪污腐化深恶痛绝,遂告退隐居。
他在归隐期间,博览群书,对各种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创作出一篇篇闻名于世的诗篇。
宋神宗对其另眼相看,并对其进行重用,成为了有名的宰相。
王安石虽生在富庶之家,但并未被权力蒙蔽双眼,一心追求的是“兴邦利民”的理想。
他为了这个目标呕心沥血,即使宋神宗死后,他也没有抛弃自己的理念,他反而为自己的理念一直奋斗,直至自己的离开。
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充分说明了眼界的力量。
结尾所谓“大器晚成”者,并非生来便是英雄豪杰,亦非一朝成名之秀,乃是历经千辛万苦的奋斗,直到中年以后,方能获得辉煌的成就。
人的一生并不存在成功和失败,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与前进。
人生也没有太早或是太晚,有的只是坚持和放弃。
我的朋友,大器晚成不是一种缺憾,反而是一种光荣。
王安石是进士及第啊,中进士后一直在担任官职,只有他母亲去世时按例守孝,哪来的啥对贪污腐化深恶痛绝告退隐居哦,顶多也就是多次辞馆阁之职(此时担任地方官员),以及母逝期间(1063—1066),以守孝和有病为由拒绝了英宗任命,1067年神宗登基后又重新出仕。
《资治通鉴》只能当史读,因为它的作者还不是政治高手,观察事物难免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