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次出手反制,为什么重伤的总是美国大豆?还有10国等着抢单

浩诚聊武器 2025-04-17 04:33:18

中美这场关税战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在排除加征124%的关税以外,中方针对美方的反制,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尤其是针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商品,在落实反制措施后,几乎已经难以进入中国市场。

查阅近几年美国对华出口的商品名单,前五名分别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农产品、‌机电与音像设备、‌‌医疗设备与制药还有‌‌能源产品。有点反直觉的是,农产品在其中占到了大头,综合占比达到了35%左右,

在农产品中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麦、肉类和棉花这几大类,其中大豆又占了大头,占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的45%。

我们再来看组数字。

2024年中国消耗约1.17亿吨大豆,其中约90%是进口,而主要的大豆产地是巴西和美国,其中美国占比约20%。这还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中方多次反制打压的结果,此前美国大豆能占到中国进口大豆份额的33%以上。

甚至有消息称,巴西出口中国的大豆中,也有不少来自美国的“洗澡豆”,所以实际出口到中国的美国大豆,虽然具体数据难以精确统计,但比例只会比20%更高。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在反制美国的贸易战和关税战时,美国大豆总是“最受伤”的那一个了。用网友的话说,就像“田野里的金龟子,暗夜中的萤火虫”,实在是体量大,目标明显啊!

中国多次限制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实际上也让巴西大豆赚得盆满钵满,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约7000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70%,2025年的数据可能进一步上升。

另外还有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俄罗斯等9个国家,也在排队向中国出口大豆,如今美国大豆很难再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些份额也将被这些国家分走。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大豆进口量这么大,说明需求旺盛,那为什么国内不扩大种植,减少进口比例,把“大豆自由”握在自己手里呢?

理由也很简单,实在没有那么多的耕地面积可以用来种大豆。要知道大豆是一种亩产量很低的经济作物,平均亩产仅有133公斤左右,远低于水稻和小麦400公斤的数据,因此为了保证主粮的产量,大豆种植只能“见缝插针”了。

换句话说,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恰恰就是为了粮食安全考虑,妥协后的结果。

这些大豆进口以后,其实也不是作为口粮进入市场,而是用于作饲料和加工食用油,变相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吃肉自由”。

这场关税战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浏览中美出口的主要商品清单,给人的感觉是中国更像工业国,美国反而像个农业国,资源国。

中国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也是全球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出口产品自然是工业品为主。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曾经都很发达,但最近30年脱实向虚导致工业空心化严重,能够出口的工业产品,更多还是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其中主力就是半导体、汽车和军工产品。

咱们买不了美国的军工产品,汽车国内更多还是自产自销,所以进口名单中的工业品,自然是半导体为主了。

此外在特朗普1.0任期内,就取消了大量的环保法规限制,让美国的页岩油气等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起来,美国仅仅8年不到,就成了世界第一大油气出口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还在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更揭示了美国到处打击俄油俄气,要求欧洲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的原因。

你看,曾经的世界第一工业国,现在越活越像个超大号澳大利亚。

随着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制造大量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将会发生剧烈变动,像汽车、半导体和精密机械等商品,恐怕会加速向中美两国聚集,不过特朗普这种强行回迁供应链的做法,只会让相关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成本,长期来看,只会让美国相关行业竞争力和利润越来越低,说不定哪天又逃离美国。

特朗普想靠关税战劫掠全球财富,发一笔横财来给走下坡路的美国逆天改命,殊不知他是给这台下坡的老爷车猛踩了一脚油门。尽管特朗普及其团队嘴还很硬,天天传出捷报,一开始声称75个国家愿意谈,过几天又说已经125个国家愿意谈,但偏偏就是不见任何国家达成协议。

所有国家都在等着谈,那就是所有国家都没谈,更何况中国已经明确顶在了最前面,哪怕是有些国家真想谈,至少也要等中美先分出个胜负。

0 阅读:84
浩诚聊武器

浩诚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