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力更能决定人生的,是一个人思想的深度。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很努力,很勤奋,却还是无法出人头地,到了最后也只是活成了一个普通人?”
有人说,是因为背景不够强大,才拼不过别人;有人说,是运气不够好,没遇到好的时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更同意答主@无畏给出的答案,他说:“因为很多人思想太浅薄,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其实是无效努力。”
深有感触。
未经审视的勤奋,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自我透支;没有深度的生活,很多时候只会令人茫然无措。
到了最后才会发现,很多人的人生走向下坡路,都是从变得“浅薄”开始的。
那么,一个人又是如何变得“浅薄”的呢?
往往与这些习惯有关。
不再深度思考
美团CEO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这类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有些学生,为了避免写作业,可以找无数个理由来应付老师和家长,他们不是觉得作业难,而是为了避免有效思考。
成年之后,有些人为了避免思考为什么要结婚,要和谁结婚,会随便选择一个人步入婚姻,让自己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包括在工作中,很多人也不愿意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
而这种不再深度思考的人,十分明显的共性,便是无法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畏惧独处,不愿参与有深度的话题。
和他们谈及爱情,他们有无数个话题;谈及游戏,能聊三天三夜;谈及购物,他们有各种购物小技巧。
可是一旦谈及人生,谈及未来,他们会说:“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只让自己思想停留在某些事的表面,不深究内核之时,丧失了真正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也会让自己逐渐迷失。
正如《教父》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花一分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生没有意义,苦难也没有意义,真正能赋予人生意义的,是经历后的反思,是自己突然间的觉悟和清醒。
拒绝接受批评
看过一则很有趣的故事。
某位作家十分欣赏杨绛,对杨绛的个人和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她分析地头头是道,不少人称赞。
然而,有一条评论却是这样说的:“亏你还是作家,连杨绛是男是女都不知道,还在文中把杨绛称为‘杨绛先生’,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起码知道杨绛是个女人。”
这位作家没有生气,而是很耐心地解释道:“先生是一种敬称,代表了我对杨绛先生的尊重。”
原本作家已经解释地十分到位,可对方还是不依不饶地说:“犯错了就承认没什么大不了,胡搅蛮缠才丢人。”
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对别人肆意点评,殊不知他的行为所透露的是自己的浅薄无知。
越是浅薄的人越是如此,明明对某些事只是略懂皮毛,却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处处彰显自己的优越。
一旦别人附和他们,他们优越感更盛;一旦别人批评他们,他们会立刻站出来反驳。大有一种全天下的人都有可能犯错,惟独自己不可能的感觉。
这种人之所以会如此,用达尔文的一句话就能解释:“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因为无知,才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被束缚在自以为的世界里,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才只能永远浅薄。
反而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善于接受批评,更善于自我批评。
吴孟达被誉为“最值钱的喜剧演员”,有这样的盛誉,源于他的敬业。
然而在参加《十三邀》时,吴孟达却没有一点老戏骨的架子,当许知远夸他像鲁迅时,他只是谦虚地说:“差太远了。”
被问起拍《流浪地球》是什么感觉时,明明做了很多准备的吴孟达,仍旧谦虚地说:“完全白纸一张,我把自己完全交给导演,让他雕琢。”
他在演戏的过程中,会思考如何拍好一部戏,也不拒绝接受别人的批评。
当一个人真的如此时,无论干什么事,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才能爬得更高,走得更稳。
怕的,是痴迷于无效努力,被即时满足感占据内心,少了深度思考,少了接受批评的能力,一个人只会逐渐变得浅薄无知,从而走上下坡路。
可以说,人生的高度,本身就由思想的深度决定,愿我们都能静下心来,给自己一点沉淀和升华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