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 为《神农本草经》第29味药,本草经记载为女萎,现称玉竹,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葳蕤,地管子,尾参等,生于凉爽、湿润的林下,于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别录》今市人别用一种物,根形状如续断,茎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出荆州。除少数气候恶劣省份,全国均有分布。
【性状】呈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和圆盘状茎痕。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黏
【炮制】蒸玉竹:取洗净的玉竹,置蒸器内加热蒸闷2-3次,内外均为黑色为度,晒至半干,切片,再晒至足干。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