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暑是大病,经常有人因此丧命,好多都是误诊

毫无醋意 2023-05-30 09:49:14

中暑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然而由于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中暑常常被视为不可预防的灾难,并且有时会导致死亡。在古代的中国,夏季的气温经常达到40度以上,这使得工作和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在唐朝时期,玄宗皇帝曾经下旨规定,在夏季中午禁止在街上行走,以避免中暑。

尽管有些文化现象可以帮助人们预防中暑,但在古代中国,中暑仍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灾难。在中国古代的医疗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中暑的记载,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暑的论述,指出中暑是由于“腠理开泄,玄府不固”所引起的。这表明古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据史书记载,古代因中暑而殒命的名人不胜枚举。宋代大文豪苏轼、女词人李清照之夫赵明诚,以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皆因此时防暑措施不周,医疗水平有限,以至于即便是名人和官员也难以幸免于中暑身亡。

然而在历史上,也有一位名人在中暑后得到了高明医家的救治,得以重获新生。夜读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可知,他亲身经历了自己中暑后的救治过程,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宝贵的治疗中暑史料。以文学家、诗人的视角和笔触来记录,袁枚的文字异常真实生动,引人深思,实乃值得一读之作。

丙子年九月,南京炎热难当,袁枚正在随园居住时不慎中暑,家人急忙请来吕姓医生治疗。袁枚喝下吕医生所开之药后,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在太阳快落山时突然呕吐不止、头晕目眩。此时,袁枚的母亲抱着他坐在床上,感到十分焦急。正当一家人束手无策之际,与袁枚一同参加乡试的好友赵黎村到访,得知情况后自告奋勇地前来救治。

赵黎村为袁枚把脉观察病情后微微一笑说:“这是中暑了,我能治得了。”随后,赵黎村开出一方并嘱咐购买石膏粉。药很快熬好,加入石膏粉搅匀后,袁枚服下后顿时感到如释重负,肠胃得到舒缓,血气不再上涌。喝完半碗后,袁枚已沉沉入睡,额头上渗出汗珠。醒来时,他看到赵黎村仍坐在床前,询问是否想吃西瓜,得到同意后又让人买来西瓜。赵黎村告诉他可以尽情享用,然后告别离去。

第二天,赵黎村再次来到袁枚的住处,两人一起探讨这次病情的经历:“你这是因中暑引起的阳明经疾症,而那个吕医生误当成太阳经疾症给治疗,又用了升麻、羌活二味药提升气血,更使得你的妄血逆流而上,只有白虎汤(石膏粉)治得了,否则性命危矣。”

这位救了袁枚性命的好友赵黎村实际上是位名医。据《中医人物词典》介绍:“赵黎村,清医家,江西南丰人,擅治暑证。” 几天后,赵黎村告别袁枚返回家乡,袁枚为他题诗:“感恩黎村救我性命,友谊天长地久存。”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袁枚生活中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袁枚在文学上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而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文学家。

0 阅读:10

毫无醋意

简介:总有一份情,惊艳了你的时光,温柔了你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