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要求的沙发、床垫、橱柜等家电、家装、家居产品按销售价格的15%予以补贴。每次补贴不超过2000元。据说最高能省6000元?
这政策挺好。这样的真招、实招比整天文山会海不知要强多少倍。得多出点。
不仅仅是上海,我看江苏、湖南、北京、广东等地方都有类似的做法。其他地方还睡得着吗?别研究了,等不起了,赶紧出政策,干就完了。特别是相邻地方,你不出,消费者肯定跑到邻居家去花钱了。你不急?
这事要办好了,真能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
消费旺起来了,工厂就有活了。工厂有利润了,就能开工、投资或扩大生产、吸纳就业了。更多的人有工作了,就能消费了。一盘棋不就活了吗?
关键的问题是,这盘棋盘子是否足够大,能否可持续,能否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这么多年来,大规模消费补贴,印象中之前好像还是2008年那会儿。有个当时的统计数据说,在政策实施期2009年到2011年间,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金额约375亿元,以旧换新实现家电销量9248万台,所带来的销售额达到3420亿元,相当于财政资金撬动了9.1倍的家电销售规模。
家电是大项,财政补贴的带动作用还是挺大的。当下经济状况下,补贴能够取得多大的实效,也不大好说,但对当下拉胯的消费形势或者不振的经济的拉动作用,无疑会是正向的。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建议大力搞这个事情。而且建议扩大范围,从汽车、家电、家居、家装之类的消费扩展到买房、旅游、教育、电动自行车、手机、商超零售等诸多领域,甚至全消费领域,只要有消费,就有拿得出手的补贴。
当下,全国不少地方土地财政停滞,财政困难,可能拿不出钱来补贴。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消费激活了,产业起来了,税收就有了,就看你是先要蛋还是先要鸡了。依我看,还是先要鸡好。有鸡了,可以天天下蛋。所以,即使财政紧张一点,也应该从鹭鸶腿上刮肉,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一些可开支可不开支的支出中,大大方方地抠出一笔钱来。这笔钱,看似是支出,实际上是投资。这种刺激消费的投资,比很多莫名其妙的无效、低效投资,而且是来自信贷,有价值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地方政府就不是没钱的问题了,而是发展经济的思路问题。是要把钱宁愿投在永远看不到回报的是项目上,还是投在老百姓的实惠和心坎上,并且还能促进经济正向循环?这个事儿,可能有点敏感,不细说了。
最后,还是想唠叨一句,但愿是多余:消费补贴是好事,好事要办好、办实。做好这事儿,一要防止“骗补”,特别是权力寻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怎么补,制度、细节要设计好,别让老百姓的纳税钱流入到了腌臜的腰包。二要防黑心商家加价。买个家电,以旧换新给你返500,我先加价1000。电商平台经常促销,这样的事儿不新鲜,很多商家都是惯犯。消费补贴这事一定要避免,否则就是财政补贴变相落入不良商家之口了。还有什么要防止的,还有哪些套取补贴的手段,还有哪些漏洞要提防,实施之前得多调查研究,弄清楚,从制度设计上确保把好事办好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