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二(2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12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美国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在当月均减持美国国债,其中中国去年全年的合计减持规模达到了573亿美元。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在去年11月短暂增持之后,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12月重新站在了减持美债的阵营之中——中国12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了96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了7590亿美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两年,美联储处于缩表进程,说的通俗些就是在减少持债规模,这意味着美联储能接盘美债会更少。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债务还在持续扩大,去年年底就突破了36万亿美元大关。为了填补庞大的预算赤字,美国政府不得不继续发债融资。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减持美债,不利于美国政府融资。更重要的是,这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在分散配置资产,不那么信任美元资产,如果其他国家也和中国一样减持美债,美国的麻烦可就大了。
在此背景下,作为美债重要持有国,中国自然需要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使其更加灵活多元,以此规避潜在经济风险。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美国近年来不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将美元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还是在贸易领域蓄意挑起争端,都让中国对持有大量美债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朗普上台后,为维护美元霸权,对挑战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国家发出征收 100% 关税的威胁。
2014年,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计划过后,我们开始逐步减持美债,原因是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和对美债风险的警惕。到2018年特朗普对华“开战”,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遭遇美西方一万多项制裁,我们减持美债的速度也开始大大加快。当时的俄罗斯,其实已经清空美债资产,为遭遇经济制裁做了一些准备,可架不住美西方发扬“弃约精神”,直接扣押了俄罗斯的主权资金。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资料图)
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开始不断向其他国家挥起关税大棒,意图收割全世界的情况下,中国在2025年大概率还会继续减持美债。这对于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带来新的冲击。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想要完成的难度非常大。美国新任商务部长刚上台,中国商务部部长就开始向其致信。在信中,按照惯例,中方先向卢特尼克进行了祝贺。随后中方就直接切入正题,就美方这段时间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表达了立场。
2月21日晚,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电话打到北京,和中美经贸中方牵头高层进行了视频通话。期间,双方围绕着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共识,贝森特也对华做出了两项保证:第一,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第二,同意就两国核心关切问题继续保持沟通。这预示着特朗普此前对华一系列示好举动都不过是幌子,并且在中国对等反制后还不断尝试加码。然而事实数据摆在面前,就算特朗普和马斯克想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也得需要认清现实。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资料图)
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有序减少美债持有,避免采取可能引发市场动荡的一次性抛售行为。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降低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依赖程度。借此时机,促进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利益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换句话说,中国并不急于一时,而特朗普的时间却不多了。结局已经逐渐清晰: 这场“美债豪赌”注定是特朗普单方面的狂想,中国不会轻易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