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315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
01
场馆概况
洛阳博物馆采用"鼎立天下"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外观为大鼎造型,以非对称的空间结构为支撑,借鉴园林手法在方形流线的转折位置设置庭院和采光天井,使空间布局达成动态的均衡。
博物馆的外部建构了大尺度的起伏地形,内部则通过建构相对应的一系列空间的连接来暗示“虚空”的概念主题,并通过屋面开放的13个遗址考古场景的再现,深刻地揭示了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的厚重内涵,将场地特质与建筑概念融为一体。
博物馆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在都城文化、遗址文化、河洛文化、园林文化、地理形胜等五个方面中表现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
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主楼长230米、宽140米,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园林布局手法,结合展览流向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参观中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附楼的形体处理采用地景手法,解决了主体与陪衬的形体关系,形象地再现了洛阳城市选址背负邙山、南望伊阙的地理特征。
--- 博物馆顶 ---
洛阳博物馆屋顶按功能划分为13个部分,象征在洛阳建都的13个朝代。屋顶连绵起伏,再现了洛阳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恢宏气象。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同时屋顶的拓扑组合,抽象地表现了河图洛书的意象。并在博物馆南面设计了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
--- 天枢观光塔 ---
洛阳博物馆前的观光塔,仿照武周时的“天枢”而建。八棱柱高39米,观光塔顶部雕塑4条站立的龙高9.5米,龙托起的“火珠”直径3.9米,龙和“火珠”均为铜制品。
天枢,是武则天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是武周盛世的标志、世界中心的象征。位居世界三大纪功柱(中国武周王朝天枢、罗马图拉真纪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是武周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协和万邦的见证。
长寿三年(694)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开元初,天枢被唐玄宗销毁。
02
基本陈列
--- 河洛文明 ---
洛阳博物馆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是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最具代表性的陈列。展出面积5千多平方米,藏品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骨角牙器等诸多门类。从时期上,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北宋时期五大部分。
陈列以洛阳夏代都城、商代都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为主线,以洛阳出土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为本,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串联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史迹、重要历史人物、科技发明等等。
--- 唐三彩 ---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两京地区的多彩低温釉陶器,20世纪初最早在洛阳邙山的唐墓中发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
唐三彩是唐代陶工在汉魏单彩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创烧的多彩釉陶新品系,呈现出的是一种瑰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在唐代陶瓷发展中独树一帜。
洛阳唐三彩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洁白细腻、器类丰富、造型优美、釉色艳丽,代表了中国多彩釉陶的发展高峰。
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周,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这些唐三彩包罗万象,绚丽斑斓,从不同维度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图景,体现的是一种昂扬进取、开放多元的盛唐气象。
--- 珍宝馆 ---
洛阳,负山抱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王者之里。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兹建都,赓续1500余载。文道昌盛,物华天宝,地上地下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宝藏。这些珍若拱璧的艺术品,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和审美意识,承载着丰富多姿的历史记忆,折射着千年帝都的荣光与辉煌。
为展示瑰宝风采,博物馆从洛阳收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撷取一批珍品,举办“洛阳文物珍宝展”,希望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
--- 宫廷文物 ---
“宫廷文物”展中的文物是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这批文物原藏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多为清代全国各地进贡之品。从种类上看,可分两大类:以宫廷佛教器物为大宗,有各类质地的佛造像及佛龛、法器、供器和礼佛用具等。
以宫廷生活用具为辅,有宫廷生活家具、装饰用的插屏、挂屏、字画、瓷器等;从质地上看,有金、银、铜、玉、螺钿、琉璃、象牙、陶瓷、漆木等;从工艺技法上看,有佛教人物、道教人物、山水、花鸟、神话传说等。
展览分为三世佛和众佛、一代藏传佛教宗师宗喀巴、禅祖达摩和众佛、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四个部分,展出文物造型多样、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为宫廷佛教和生活用具中的精品。
--- 汉唐陶俑 ---
陶俑用作古代陪葬的冥器,是为了使死者在冥世继续过着和生前在人间一样的生活。这种以偶人送死的风俗源于盛极一时的人殉葬俗。人殉葬俗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到了商代人殉之风更加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转型,用人殉葬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以法令的形式得以禁止。然而与人殉制度相应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却根深蒂固,人们极力寻求殉人的替代品,于是俑器的使用逐步推广开来,以俑随葬逐渐成为了一种制度。
馆内展出的200余件洛阳汉-唐陶俑,集中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时期汉俑的古拙质朴、晋俑的拘谨呆板、北魏陶俑的秀骨清像、唐俑的高贵华丽,不仅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也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 书画 ---
洛阳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以宋、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藏品涉及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张宏,清代的王铎、赵之谦、查士标、恽寿平、康有为、吴昌硕、任伯年、翁同龢、何绍基等,近现代的齐白石、溥儒、于右任、郭沫若等。他们学养深厚、笔墨精湛,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石刻 ---
洛阳石刻造像时代从东汉、北魏,迄唐宋明清而不辍。造像题材有石刻雕像、佛教造像、造像碑、装饰纹样和神话故事等。
造像多用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雕凿,突出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或神态夸张,或清奇丰腴,或线条遒劲,或灵巧狞悍。虽风格各异,但比例协调,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此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它石刻三个单元。
--- 河洛之光 ---
“河洛之光”数字馆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借助VR技术、幻影投像、AI换脸、多媒体互动等数字技术,打造出国宝之光、智慧之光、礼乐之光、四季更迭、开拓之光等八大主题区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洛阳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03
馆藏珍品
--- 三彩黑釉马 ---
唐三彩黑釉马,1981年出土,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马高73厘米,脖颈上昂,四足挺立,目视前方,背部饰绿色花毯,身上饰以棕褐色革带,革带上系有十五枚浮雕垂饰。其釉色以黑色为主,只有面部、鬃毛、背部、尾巴和四蹄为白色,是古代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唐三彩的釉色以黄、白、绿等居多,黑釉十分罕见。
目前,国内出土的三彩黑釉马仅有两件,第一件于70年代出土于洛阳关林唐墓,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另一件就是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这件。这件黑釉马出土于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墓主人安菩是来自西域的安国人,被大唐王朝封为“定远将军”。安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洛阳和布哈拉也因“安菩”结缘,2017年正式成为友好城市,丝绸之路上的两座古都在千年之后又再续前缘。
--- 石辟邪 ---
东汉时期,官阙和陵墓多置具有守护意义的神兽,石辟邪就是常放置在神道两侧的石刻。洛阳博物馆的这件石辟邪,1992年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油坊村,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它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长约3米,高约2米,重量接近8吨。石辟邪头类狮子,身若虎豹,张口露锐齿,怒目而视,肩部生有双翼。凿空的四肢与弧形长尾紧撑地面,身躯呈现出曲线分明的“S”形,似有拔地而起、一飞冲天的态势,展现了东汉雕刻艺术非现实的狂放浪漫主义风格。
从形态上看,石辟邪主要以狮子为原型,但狮子并非中原的本土动物,所以有学者认为辟邪的形象可能受到了西方美术题材的影响,是外来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也透露出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中原与西域文明密切结缘的文化状态。
--- 曹魏白玉杯 ---
这件白玉杯于1956年出土于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中,这座墓葬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曹魏墓。三国时期受战争影响,社会崇尚简朴之风,因此提倡简葬,所以在墓葬中出土玉器极为难得。
白玉杯通高13厘米,以名贵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它玉质温润洁白、通体光素无纹、杯身抛光细润、线条流畅优美,出色的玉器加工工艺,体现了魏晋工美简练,追求自然之美的风格。据专家考证,白玉杯为墓主人饮酒的实用器。
自东汉以后,中国玉器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先秦时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礼仪玉、丧葬玉在这一时期基本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具和装饰用途的玉器,白玉杯反映出玉器由浓重的政治等级化向世俗化过渡的这一历史事实。和田玉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于阗国,白玉杯也是三国时代丝绸之路交往的有力见证。
--- 兽面纹方鼎 ---
西周兽面纹方鼎,1966年出土于洛阳瀍河北窑西周贵族墓中,现存于洛阳博物馆。兽面纹方鼎俗称“洛阳鼎”,纹样庄重威严,肃穆,是西周早期极难得的上乘之作。
该方鼎通高36厘米,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整体呈长方形。立耳,直腹,柱足,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铸有粗眉大眼的饕餮纹,四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通体以细致的云雷纹做陪衬,更显示出了饕餮纹的狞厉之美。
--- 乳钉纹铜爵 ---
夏代乳钉纹铜爵被称为“华夏第一爵”,于1975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这件乳钉纹铜爵形体古拙,虽貌不惊人,却是夏代铜爵中的出类拔萃者,堪称国之瑰宝。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早最简单的纹饰。爵是贵族举行宴饮时的酒具,前有“流”,后有“尾”,流口上有一对伞形短柱,束腰平底,下有三足,一侧有称为鋬的把手。铜爵整体造型舒展空灵,简练朴素。
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倒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中为杯,一侧有柄,下有三足。夏代乳钉纹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窄 长流、尖长尾,针状双柱矮小,细腰、瘦腹,扁带状扳,三棱锥状足。腰腹正面装饰一排乳钉,共5颗,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这件乳钉纹铜爵,前有长流,后有尖尾,宛若一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窈窕淑女,周身散发着俊巧清逸的气息。
--- 金丝楠木塔 ---
清代金丝楠木塔是1973年从故宫调拨至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中的一件,此塔原藏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中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在明代,凡宫殿及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到了清代楠木已成为皇室专用之材。
这座三层金丝楠木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洛阳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