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事不可控,所以烦恼,如果烦恼能解决问题,那可以继续;如果烦恼不能解决问题,那烦恼就是愚蠢,逃避就是无能。其实解决烦恼没那么复杂,很简单,我们可以把它化成一种动力,这个时候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心安,可步步生莲;心清,可以一切清明。所以把这些不爽是事该放下就放下,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是晴天。
老人讲,凡是叫事儿的、凡是叫困难的、凡是叫痛苦的,指向的都是我们智慧不够的地方,在你智慧不够的地方,遇到这个事儿,它就叫困难,它就叫痛苦。所以佛经里有句话叫:“烦恼即菩提”也就是当你为某件事烦恼、当你被某个人痛苦时,那就是那个事正在开启你的智慧的那个门,所以,一转身,就能够借着烦恼和痛苦增长智慧。
02 什么是“烦恼即菩提”
什么是烦恼即菩提?就是烦恼是得智慧的机缘,也就是你起烦恼的时候得智慧的机会来了。当你起烦恼的时候,你用烦恼去解决,烦恼加烦恼,会越来越烦恼;当你用智慧去解决的时候,你解决烦恼的当下,获得智慧。
当我们把问题当成一个事情以放松的心态来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当中问题不断,而有些人生活当中的问题越解决越少。佛教智慧里面的那些罗汉,把自己的烦恼全都转化成了智慧,所以他不会因为自己而产生烦恼。
烦恼虽然存在,但也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比如污泥和莲花,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的,然而莲花必须从污泥中吸收养分才能成长,有了污泥才能长出高洁的莲花,那么烦恼好比污泥,而菩提好比莲花,如果没有烦恼在先,岂有菩提可成于后呢,同理,没有人生的种种考验,哪里来的人生智慧。所以,面对负面情绪不要逃避,而要学会转化,负面情绪就能转化成正面情绪。
03 疾病本慈悲,烦恼即菩提
如果你经历了焦虑或抑郁的痛苦,那么你是有福之人,你离开悟不远了,开悟后你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许多走出焦虑抑郁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如果你焦虑了抑郁了,不要悲伤,不要抱怨,掌握科学的方法,你的人生将焕然一新。
有个重要的生活理念,叫 “疾病本慈悲,烦恼即菩提”。疾病能给我们带来很多重要的来自生命内在的提示,每一个烦恼都是未被转化的生命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病了,可能生活提醒我们说,你的饮食习惯需要改变了;很多时候我们病了,可能是生命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情绪模式出现问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出现问题了,我们整个生活方式需要做出调整。
我有个朋友托尼十九岁那年换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伴随着各种并发症,焦虑、抑郁、耳鸣多梦,记忆力衰退、消化系统紊乱等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对他来讲是一种煎熬和折磨,他讲,每次好不容易熬到快天亮的时候有了睡意,但是大脑就开始像放电影一样做梦,直到在一身冷汗中惊醒,起床后白天整个人无精打采,疲惫焦虑。这种症状持续了很长一段之间,用他的话说,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不知道那段经历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是很幸运的是他自己还是战胜了这可怕的失眠,正所谓那句“祸兮福所依,烦恼即菩提”,就是那段经历从而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当他走出来之后,感觉整个人都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他告诉所有有烦恼焦虑的朋友,如果也在深陷失眠焦虑的泥潭中,不要灰心,更不要放弃,只要有问题产生,一定相信就有解决它的办法。
05 巅峰认知即是修行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才让我们投影出这个现实的相,所以没有一件事没意义,即便烦心事,佛说,烦恼即菩提,你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有意义,因为每一件事都帮我发现我的认知。我能把那个认知颠覆,我就在提升,就在跟我的高维产生同频共振,当下就产生喜悦。只有在事上不断颠覆自己当下内在认知的过程才叫觉醒。
越是不愿意做的事情,就越要学会把它做下来,这个过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长,人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痛苦煎熬中达成的超越,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有时候,忧伤,烦恼、痛苦、失望、到了一定的程度,反而会开出一朵花来,这朵花的名字叫“无所谓”,它的果实叫“菩提正果”,愿我们每个人都早日脱胎换骨,修成正果。
有了“无所谓”才能“想明白”,你一定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想明白了才无所谓,而是无所谓了 才能想明白,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