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产房内展开了一场紧张有序的肩难产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提升医护人员对分娩急症的应急处置能力,优化高危孕产妇救治流程,确保母婴安全。医院副院长罗俊卿、产科主任郑岚琳、医务部副部长叶朝阳、护理部副部长邓婷、LDRP产房护士长谭双等全程参与观摩,并对演练效果进行专业点评。

背景与目的:以练备战,防患未然
肩难产是分娩过程中胎儿肩膀卡顿的危急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新生儿窒息、产伤甚至死亡。随着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上升,此类急症的应对能力成为产科质量的核心指标。本次演练以“未规范产检、身高152cm、胎儿估重3800g的高危产妇”为模拟案例,重点检验多学科协作、标准化操作及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演练现场:多学科联动,分秒必争
下午18:15,“产妇张小妹”因宫口全开被急诊送入产房待产。助产团队迅速开通静脉通道、导尿、持续胎心监护,并做好肩难产及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18:30胎头娩出后,出现“龟缩征”,总住院医生结合产程进展及体征,诊断为肩难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呼叫支援。

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高效配合,无缝协作:一线医生评估操作,二线医生技术主导并沟通家属,三线医生协调复杂手法,助产士团队保障记录与母婴接触。
演练中,医护人员依次采用屈大腿法、耻骨上加压法、旋肩法(Rubin法、WoodS法)等标准操作。当常规手法无效时,团队果断切换“四肢着床法”,利用重力调整产妇体位,最终于18:37成功娩出胎儿。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分,母婴生命体征平稳。
领导点评:强化协作,精益求精
副院长罗俊卿在总结会上指出:“此次演练展现了团队的高效协作和扎实技术,但母婴安全无小事,需进一步缩短多学科响应时间,完善高危孕产妇全程管理机制。”医务部副部长叶朝阳强调:“要将演练成果转化为日常操作的肌肉记忆,确保每个环节零失误。”护理部副部长邓婷表示:“未来将把此类演练纳入常态化培训,并扩展至产后出血、子痫等更多急危重症场景。”
成果与展望:练为战,战为安
护士长谭双对操作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产科主任郑岚琳总结要加强日常练兵,实战才能游刃有余。通过本次演练,医护人员不仅提升了肩难产的判断与处置能力,更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应急心理素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筑牢母婴安全防线,为每一例分娩保驾护航,践行“生命至上”的医疗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