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漫山遍野种植着2万多棵山楂树、柿子树,春可看花、秋可看果、冬可看姿,拥有着上百年山楂种植历史的山东芦南村因地制宜,把“小山楂”做成了“大产业”。从山楂加工厂到山楂体验园,从自主研发山楂酵啤等健康食品到发展亲子采摘等服务,芦南村的集体收益一直呈增长态势。
模式助推三产融合 实现乡村经济上新阶
山楂树已成为芦南人重要的记忆载体,选择山楂作为主打产品,发展“山楂经济”,不仅是基于对地域特点和现代技术研发的深刻思考,也是当地创新发展模式下的一次大胆实践。“我深知,城镇化率越高,富有泥土气息的乡村就越有价值,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广阔。我从未动摇这样一个信念:乡村经济发展,大有可为。”芦南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说道。
芦南村凭借着与济南诗酒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为当地“山楂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突出产业品质为核心,通过三产深度融合,努力构筑济南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在架构起基本的发展机制下,芦南村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把酸甜的“小山楂”做成惠民的“大产业”,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多样化路径。
目前,芦南村依托云台山田园综合体,建立山楂高端产品研发基地,对山楂进行深加工不仅开发出发酵饮料“楂啤”“芦南村的山楂(气泡饮)”、山楂食品等系列产品,为促进农产品加工更好地前延后伸“接一连三”,成立芦南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同时,芦南村打造三产亮点,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第三产业项目,2021年投入运营的济南诗酒田园山楂体验园已然成为人们感受山水惬意的打卡地。
把握村党支部定位 保障发展回馈于民
芦南村能够成功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实现三产融合,关键是党支部能在市场运作中真正发挥组织群众的作用,即党支部把握方向、组织群众,从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铸就乡村振兴的新典范。而合作社这一集体身份,也让农民在这个“+”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话语权,这恰恰也是该模式的创新之处。
与多数地方“党支部+合作社+X”的发展模式相比,芦南村选择的“+企业”是按照芦南既定的村庄规划和集体经济组织既定的产业战略进行资本引入,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按照资本意愿对乡村资源进行简单甚至是粗暴的开发。并且,合作社与企业实行“合股联营”,从而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持续分红,而不是常见的仅限于收取租金。
在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的过程中,芦南村紧紧把握党支部的角色定位。以党支部引领推行新模式,保证群众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贾虎平表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芦南村的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乡村独特的价值观,又符合每一个历史时期时代进步的需求。
芦南村党支部牵头领导,通过建设富裕家园,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发展模式的成功助推下,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美丽画卷。多年来,芦南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近年来,随着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芦南村,以及济南诗酒田园山楂体验园正式运营,芦南村通过建设、运营田园综合体,在新模式的助推下,芦南村正奔向三产融合的产业新格局,2021年,芦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0万元,2022年超过400万元,多年以前那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芦南村,在经过近20年的奋斗,从集体经济“空壳”的贫穷山村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达4亿多元的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