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元的人工耳蜗要集采了,价格会降多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12-01 17:50:5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千呼万唤的人工耳蜗集采真的要来了!11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明确将开展人工耳蜗医用耗材以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采,将于12月19日由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

此次集采已是国家招采部门开展的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其中,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人工耳蜗因定价昂贵而长期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据上述文件,此次集采的人工耳蜗耗材包括植入体以及言语处理器,全国共有456家医疗机构填报人工耳蜗类耗材采购需求,涉及科利耳、美迪医疗、领先仿生、力声特、诺尔康等五家企业相关产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进口的人工耳蜗定价一般在20万~30万元之间,国产人工耳蜗定价稍低,约在5万~15万元之间。但除了耗材本身的费用之外,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还要考虑手术费用、康复训练费用、耳蜗配件费用等等。

上海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居全球之首,达2780万,其中740万适合植入人工耳蜗。但国内市场渗透率仅10%,远低于发达国家,费用高昂便是人工耳蜗难以惠及百万患者群体的最主要原因。

纳入集采后能降多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国家招采部门开展的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幅度约在60%~93%之间,其中,第一批冠脉支架首次集采中最高降价幅度甚至达到了96%。

“相较于过往的四次高值耗材集采产品,人工耳蜗的价格在此轮集采中或不会大幅骤降,而是分步调整,先降一部分以响应临床的呼声,提振需求后,接续集采或再降价。”11月30日,一位长期关注集采政策的业内人士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析,考虑到目前人工耳蜗的国产厂家仅有3家,生产企业数量有限决定了这一产品领域的竞争程度并不激烈,市场热度还不够高。此次人工耳蜗高值耗材的集采规则没有设置竞价单元,而是让每类产品单独竞价,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招采部门充分考虑了产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降价是最科学的方式。

参考此前浙江开展的人工耳蜗公开竞争性谈判结果,诺尔康人工耳蜗从当时的市场价9.8万元降至4.85万元,被浙江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人工耳蜗材料支付标准限定为4.85万元,医保最高限额单项为3万元。这意味着目前在浙江,个人仅需支付1.85万元就可以使用诺尔康的人工耳蜗进行治疗。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