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局势始终备受全球瞩目,而作为乌克兰总统的泽连斯基,其领导下的决策与行动,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争议与审视。有人认为,泽连斯基是将乌克兰拖入深渊的千古罪人,也有人为其辩护,称他在艰难处境中已尽力而为。要判断这一争议,需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从经济角度来看,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在泽连斯基执政期间急剧恶化。冲突爆发前,乌克兰经济虽存在诸多问题,但仍维持着一定的发展态势。而战争爆发后,大量基础设施被摧毁,工厂停工、农田荒芜,商业活动近乎停滞。据相关数据显示,乌克兰的 GDP 在冲突后大幅缩水,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货币贬值严重。
泽连斯基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虽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但过度依赖外部输血,自身缺乏有效的经济复苏策略。例如,在吸引外资和推动国内产业重建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使得乌克兰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的困境,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家庭面临温饱问题。从这个层面讲,泽连斯基在经济治理上的表现难辞其咎,对乌克兰经济的衰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军事方面,泽连斯基的决策同样饱受争议。美国海军陆战队前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曾直言,泽连斯基是导致 70 万名乌克兰军人丧生的罪人,因为他没有选择和平而是选择了战争。泽连斯基在冲突中不断发动反攻,然而这些反攻行动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战略成果,反而造成了大量乌军士兵的伤亡。
一些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泽连斯基在军事指挥上过度依赖西方的军事建议,缺乏对乌克兰自身军事力量和战场实际情况的准确判断。例如在一些关键战役中,盲目听从西方的作战计划,导致乌军陷入俄军的包围圈,遭受重创。此外,为了维持战争所需的兵力,泽连斯基政府采取强制征兵的手段,大量青壮年被送上战场,这不仅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也严重影响了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稳定。
从外交层面分析,泽连斯基的一些外交举措也备受质疑。在联合国大会上,他公然污蔑中巴等国提出的和平倡议具有 “破坏性”,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国际社会为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让乌克兰在国际上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此外,他按照美国的旨意,冻结与中国的合作协议,制裁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还支持 “台独” 分裂势力,严重伤害了中乌两国的友好关系,而中国本可以在乌克兰的重建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泽连斯基的这些外交决策,更多是为了迎合美国等西方国家,而忽视了乌克兰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
将泽连斯基完全定义为乌克兰的千古罪人也有失偏颇。从客观上讲,泽连斯基接手的乌克兰本就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北约东扩的大背景下,乌克兰地缘政治环境极其脆弱,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非泽连斯基一人能够左右。
在冲突爆发后,泽连斯基也积极奔走,寻求国际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为乌克兰争取到了一些援助。此外,他在国内也试图推动一些改革措施,尽管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些改革未能有效实施,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努力。
泽连斯基在乌克兰的执政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一系列饱受争议的决策,对乌克兰的经济、军事和外交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将其简单地定义为千古罪人,忽略了其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历史遗留问题。对泽连斯基的评价,需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而乌克兰未来的走向,也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国家,实现和平与发展,将是对泽连斯基以及乌克兰未来领导人的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