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后遗症:难民在中国视自己为中国人,唯独没有国籍

星空下的舞者 2025-01-09 13:52:22

1979年,面对越南政府多次无视我国提出严正抗议仍然在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侵占我国国土的情况下,我国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前,越南政府曾放出豪言,一个越南士兵顶得上三个中国士兵。

但战争开始之后,越南军队却彻底傻眼了,在我军猛烈地炮火之下,他们只有逃命的份,而我国也仅用了28天便结束了这场自卫反击战。

然而,战后却留下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曾经被越南政府驱逐的这些华侨该如何处理?这些人也不仅是越南政府暴行下的受害者。

同时他们的身上也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但要是让他们加入中国国籍的话,也会给越南政府留下倒打一耙的机会。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我国政府思考着该如何解决难民问题的时候,这些人却在我国悄然扎根,即便越南政府在后期主动呼吁这些人返回越南的时候,他们仍然想要留在中国。

哪怕没有得到中国国籍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主动留在中国,甚至有些人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难民村”里的越南人

在我国的云南以及广西等地区,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顶着“难民村”的头衔,但却生活的其乐融融。

即便没有得到我国的户口,他们仍然过着很安静的生活,而当地的民政部门对于这些人的生活也是照顾有加,这群人便是越南难民。

虽然他们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这里早已经成了他们的故乡。

即便因为户籍的原因,让他们的生活有了诸多不便,可他们仍然不愿意离去,对于越南政府的多次呼唤,这些人仍然不愿意离去,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早已经成为了自己新的故乡。

“不想再回越南了,我是个中国人,做梦都想要加入中国国籍。”

面对记者的采访,当地的村长曾经这样表示,作为越南“排华潮”时期的受害者,村子里面生活着很多和他一样的人。

当时年仅10岁的他为了躲避越南政府的“暴行”,只能跟着父母趁着夜色穿过树林和高山,由于缺乏照明条件,很多人都死在了逃亡的路上,但即便如此,这些人还是前赴后继逃到了中国,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是华侨。

“我现在对越南非常陌生,那里是什么样子我已经记不清了,越南话只能勉强讲几句。”

这是大多数生活在难民村的越南华侨的真实写照,来到这里的他们对于越南那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国家似乎早已经淡忘。

相反,现在的他们已经基本上融入到了中国的文化与风情之中,他们会和我们一起过春节,会和我们一样讲中文,哪怕是在一些生活习惯上,他们也跟当地一样。

“我在中国的生活,比在越南的亲戚上好太多了!”

提到在中国的生活,他们的脸总会洋溢着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事实上,留下来的难民们也不是没有和自己的亲戚取得过联系。

但得知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之后,他们还是非常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留在了中国,因为现如今的中国早已经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了。

反倒是越南自己,成了一个“跳梁小丑”,而提到自己被迫来到中国的原因时,他们的眼里或多或少会带着一些泪花。

被迫迁移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越南和我国的关系非常亲密的原因,越南政府也对华裔采取了非常开放的管理措施,凡是愿意加入越南国籍的华裔,均可以享受到和越南公民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华裔提出了加入越南国籍的意愿,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留在越南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个时候的越南同时可以享受到我国和苏联的援助。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环境还是发展机遇上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而此时的越南也非常需要人力来完成战后的重建工作,对于双方来说,加入越南籍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好事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黎笋接过胡志明的职务之后,整个越南政府对于华裔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起初,黎笋政府考虑到要和我国维持面子关系的原因,并没有动用政府的手段来为难华裔。

但在背地里,他却不断煽动普通越南民众的情绪,一时间,越南民众对待华裔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欢迎转变成了排斥,就这样,华裔只能在越南勉强维持生活。

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越南政府彻底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为了剥夺华裔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不断以各种理由大肆驱赶华裔。

甚至有些华裔因为不认同越南政府的做法,就惨遭枪杀,不管这些华裔在越南住了多长时间,也不管他们为越南做出了多少贡献,只要他们是华裔,就会遭到驱逐,至于他们手中的田地、房屋、商铺则是完全被强制查封,一时间大批华裔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局面。

而为了彻底清除境内的华裔,越南政府甚至还在国内强制华裔签署“自愿回国”的文件,如果不同意的话,就打到同意为止,一时间,华裔们人心惶惶,为了躲避越南政府,他们只能趁着夜色踏上前往中国的路。

据相关资料显示,直至1978年初,被驱赶回中国的华侨竟然高达16万人,虽然我国曾经多次劝诫越南政府停止这种行为,但黎笋政府却置若罔闻。

难民的贡献

为了解决难民的安置问题,我国也是推出了不少实质性的措施,首先是土地问题,当时国家曾经划分出一块土地资源专门给难民们耕种。

同时他们也不用向国家上交粮食,在这种情况下,难民们的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但随着难民人口的逐渐增多,土地不够用的情况也逐渐呈现出来。

很快,国家又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措施,那就是解决他们的婚姻问题,由于这些人没有户籍,所以想要跟本地人结婚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国就为他们颁发了户口本。

但在国籍一栏却是空白的,不过父母一辈虽然得到中国的户籍,但孩子却能得到,因为我国的户籍条例中曾明确写了这样一条规定:在中国,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拥有中国国籍,那么孩子可以获得中国公民身份。

如果父母都是难民,或者一方为难民,一方为越南人,那么孩子也将被归类为难民。

而这些难民们也没有辜负我们对他们的付出,借着在越南的人脉和资源,不少人在越南承包了土地用来发展木薯、剑麻等农产品的生产。

之后这些成品再由中国的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在带动越南民众就业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如今,这批越南难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我国也用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了什么才叫负责的大国,什么叫做国际担当。

1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