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那早春二月,李自成带着大军从洛阳浩浩荡荡往东杀来。到了二月二十二号,他那帮子兵马就跟潮水似的,哗啦啦地涌到了开封古城根儿底下,二话不说,立马儿就开始围着城圈子猛攻起来。
这回攻打开封,李自成算是碰上钉子户了——那位周王朱恭枵。跟洛阳那位只知道享福的福王朱常洵比起来,开封的周王朱恭枵那可是既聪明又勇敢,出手还大方,简直就是明末那一堆贪财怕事、糊涂透顶的藩王里的一股清流。一听流寇要打过来,人家二话不说,差点儿把周王府的金山银海都给搬出来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大银锭,哐当哐当地堆在开封城头上,还贴出告示,跟城里的军民说:谁能帮忙打退流寇,这些银子就任你挑!
要是谁能溜出城去,砍下一个贼的脑袋,嘿,那就赏他五十两银子!要是能手刃一个贼,那也成,赏银三十两;要是拿箭射伤一个贼,或者用砖石砸伤一个贼,那也值得表扬,赏银十两,绝不含糊!
守开封那会儿,周王朱恭枵可真是顶梁柱,稳得跟泰山似的。他不像洛阳那位福王爷,小气巴拉,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结果把守城的哥们儿饿得直翻眼,最后干脆反了,城门大开,闯王李自成不请自来,把那些金银财宝“笑纳”了个精光。福王爷呢,还落了个被活煮的下场,惨哟!咱们这位周王可不一样,大气得很!
朱恭枵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城要是破了,那金山银山也得化成泡影。他二话不说,自个儿先掏腰包,这一掏,城里的那些大佬们、有钱的主儿也都跟着痛快起来,一个个解囊相助。这样一来,城里银子不缺,粮食也管够,愣是没闹过一回因为没钱发饷而引起的兵变。城里头军民一条心,跟那敌人干上了,一个个豁出命去守城。战斗最火的时候,朱恭枵干脆自个儿上了城墙,亲自指挥,跟将士们肩并肩,一块儿死守。这一来,守城的军民们那是士气大振,跟打了鸡血似的。
李自成快到开封那会儿,他先耍了个花招,派了三百个精骑兵,换上了明军的衣裳盔甲,装成是朝廷的兵马,一溜烟跑到开封西关外头,打算骗开城门混进去。河南巡抚高名衡这人啊,心眼儿比针尖儿还细,一瞅见这阵仗,心里头直犯嘀咕,生怕有啥猫腻,立马大手一挥,城门甭想开,全给紧紧关上,严严实实的。
嘿,您猜怎么着?没半天功夫,李自成带着大队人马就跟潮水似的涌来了,立马指挥着往开封西城开打。他自个儿领着三千精兵,还拉上“瓦罐子”、“一斗谷”那两部的三万兄弟,跟座大山压下来似的,猛地往上冲,打算一下子就把开封西城给端了。打从二月二十二号开始,农民军和明朝的守军就在那儿上演了一场热闹非凡、地动山摇的攻防大战。李自成那是真不含糊,亲自往前冲,冒着箭雨石头,催着大伙儿使劲攻。农民军的弓箭手站成一溜儿,万箭齐发,那箭跟下雨似的往城头上招呼。城垛子上,铁箭跟豪猪毛一样,密密麻麻的。守军也不含糊,用一种特制的短箭往下射,这箭虽小,射程可不近,最远能射到三百多步开外呢!
老少爷们儿,农民军里头挑了一帮子不要命的家伙,组了个“拼命三郎队”,打算硬着头皮往城墙上冲。这帮子人跟疯狗似的,嗷嗷直叫,抬着梯子就往城墙根儿奔,梯子立得跟小树林似的,围着城墙摆了一圈儿。接着,他们就跟不要命似的往上爬。城头上,守军跟那些自愿来帮忙的乡亲们,还有居民们,手里头拿着大木头、大石头,跟下雨似的往下砸,还有火炮、鸟铳,嗖嗖地往下放。那枪炮子儿、砖头瓦块儿,跟冰雹一样,噼里啪啦地往正在爬梯子的农民军身上招呼。结果,这帮子敢死队成员,一个个惨叫着往下掉,跟下饺子似的。
李自成瞧着硬攻不是个法子,便动了动脑筋,换了招儿。他让攻城的兄弟们一手拎个锤子,一手拿个凿子,鼓声一咚咚,嘿,就往前冲,乒乒乓乓凿上几下,然后又嗖嗖往后撤,跟玩儿接力赛似的,轮番上阵......谁要能锤下来或者凿下一块城墙砖,回头就给一锭白花花的银子,这一批批的,跟搬砖似的,一块一块地凿,没想到,愣是在那城墙上凿出个老大的窟窿。这窟窿越凿越大,士兵们往里头一猫,嘿,城头上那跟下雨似的滚木礌石、箭矢啥的,全躲过去了。李自成原本盘算着,把城墙凿穿个透心凉,大军就能浩浩荡荡穿墙而过,直接进城。就这么咬牙挺到了二月十四号,那些农军兄弟们前仆后继的,城墙根儿底下愣是给挖出了六个大坑洞。这一手,把开封的守军吓得可不轻。
高名衡跟周王俩人琢磨来琢磨去,总算是有了个招儿对付李自成那挖地道的招数。明军这边也不含糊,立马有了对策。头一招儿,守城的哥们儿找根锋利的长铁条,照着那洞穴口儿往下一扎,扎透了之后,就顺着小眼儿往下倒开水、热油,或者扔几个点着的火药包下去,让那些躲在洞里的农民军烫得、烧得、炸得,连个躲的地儿都没有。第二招儿更绝,他们用大树干造了个“悬空楼”,就跟木头堡垒似的,官军站在这悬空楼上,架起大炮就轰,农民军想靠近城墙根儿?门儿都没有!
农军和明军的守城兄弟们,一连七天七夜,那真是打得热火朝天,两边都豁出去了,损失老鼻子了。尤其是农军那边,冲锋的兄弟们,伤亡那叫一个惨重。城墙底下,尸体堆得跟小山似的,血水淌得满地都是,看了让人心里直突突。李自成呢,那是真不含糊,连轴转地指挥着兄弟们猛攻,可那座城池就像铁打的,愣是一直没啃下来。
那会儿,开封的副将陈永福,接了命令火速去救洛阳,一听说农军把咱那老古都围了,立马带着五百精兵,没日没夜地往回奔,直奔开封。到了二月十六,陈永福一行人总算是到了开封城门口,心里盘算着趁着夜色,悄悄溜过农军的大本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城。可谁承想,这计划让农军的巡逻小队给撞见了,两边这就干上了。陈永福的人马虽猛,但终究人少,不少兄弟折在了里头。陈永福那是真不含糊,拼死拼活地杀到了城墙根儿。城楼上的守军一眼就认出了他,可心里头犯嘀咕,不敢轻易开门,生怕农民军瞅准了这个空子,一股脑儿地冲进来。高名衡一看这架势,干脆下令,找绳子,把陈将军他们给拽上来。这法子虽然糙了点,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李自成这回可是下了狠心,带着大军砰砰砰地攻城,愣是围了两个多月,那城墙还是跟铁打的一样,纹丝不动。他成天挠着脑袋想办法,嘿,还真让他琢磨出一招来:让突击队的小伙子们在城根儿底下挖了个大地洞,偷偷摸摸地往里头塞了好些火药包,跟玩儿火似的点上了导火索,打算把城墙给崩个窟窿,好趁机钻进去。一切安排妥当,就听“轰”的一声,跟打雷似的,火星子满天飞,烟儿熏得人都睁不开眼,土块石头跟下雨一样往下砸。可万万没想到,这火药跟闹别扭似的,反向炸了!别说城墙了,连准备往上冲的农军兄弟们都被自家火药给崩倒了一片,后面的李闯王一看这架势,吓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一招不灵,李自成又琢磨出另一招来。他让人把荷兰造的大红炮给拽了上来,对着城门就是一顿猛轰,愣是把城门一边给轰得稀巴烂。李自成大手一挥,喊道:“上,攻城!”巡抚高名衡一看这架势,急眼了,赶紧让守城的士兵把城门上的大铁闸给放下来。这一放可好,正往里挤的农军兄弟们可倒了霉,不少被那沉甸甸的铁闸给压在了底下。有的脑袋开了花,有的肚子里的零件儿都散了架,还有的整个儿被压成了肉饼,血糊拉的一片,当场就没了气儿。
李自成瞅着那城头,心里直犯嘀咕,这城咋就这么难啃呢?他一挥手中的令旗,大喊一声:“得嘞,兄弟们,咱先撤!”开封城还是那副老样子,稳稳当当立在那儿,一点没动弹。自成心里那个憋屈啊,他往马背上一跨,马鞭一挥,指着城头就开始嘀咕:“嘿,你们这些个顽固分子,等着瞧吧,咱们没完!”
我要是攻下了这城,嘿,保管叫你们一个不剩,全得完蛋!
您瞧,那会儿李自成正在城根儿底下,鞭子一挥,嘴里头骂骂咧咧的。城楼上头,副将陈永福正瞪圆了眼珠子,指挥着兵马防着呢。他一把大弓拉得满满的,箭头对准了李自成,跟变戏法似的,“嗖”地一下,箭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出去了。李自成压根儿没防备,那箭跟长了眼似的,不偏不倚,“啪嗒”一下,正中左眼。这下可好,李自成疼得嗷嗷直叫,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陈永福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带着守城的兄弟们冲出去,想活捉这位李闯王。可惜啊,慢了一步,李自成身边儿的亲兵跟救火似的,一把就把他给拽回营里去了。
话说史书上记着,李自成那哥们儿左眼不幸挨了一箭,要命的是,那箭头上还抹了毒。没多久,左眼周围就肿得跟桃儿似的。军医赶紧给上了药,肿是消了,可拔箭头时一不留神,连眼珠子一块儿给拽出来了。打这儿起,李自成就成了“独眼龙”。没几日,左眼那伤口还开始溃脓,疼得他死去活来,整天躺在床上哼哼唧唧,连军务都管不了,更别说指挥打仗了。李自成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没办法,最后只能一咬牙,先撤出开封再说。这一仗打下来,农民军折了好几千兄弟,开封愣是没啃下来,只好灰溜溜地跑到密县去养伤了。从那以后,《明史》、《国榷》、《绥寇纪略》这些史书啊,一提李自成,都说他是“瞎贼”,就因为他那“独眼龙”的形象深入人心了。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