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秦国靠着商鞅变法在六国脱颖而出,秦孝公更是最大的支持者,但是这一切都在秦孝公死后全部改变了。
商鞅官位不仅被贬,还被五马分尸,死相极其难看,对秦国如此重要的人,为何会沦落到这种下场?
商鞅的崛起与秦孝公的雄心
秦国刚刚成立,所有事态非常不稳,而且秦国在打西边,所有的制度和国力非常薄弱,甚至在所有国家中,秦国一直备受轻视。
秦孝公深知那时的秦国,要面对的不仅是外面的攻击,还有国内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当下的变法,那么秦国会落后更多。
他在朝中听取了很多建议,但都不适合秦国,于是秦孝公开启了求贤纳士的宏大计划,渴望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改革家出现。
这一的计划,被卫国的商鞅看到,于是他带着自己想法,来到了秦国,当他见到秦孝公时,直接开口说了一幅富国强兵的宏伟蓝图。
这让秦孝公非常高兴,他觉得商鞅的到来,会彻底改变整个秦国的命运,变法虽好,但执行起来却非常难。
因为秦国背后政治非常复杂,所有朝中职位都有世袭的特权,民间百姓是根本触及不到的,但是商鞅的办法,无疑是动摇了,他们政治蛋糕。
刚开始在朝廷上,所有大臣都在拒绝接受变法,面对强大的阻力,秦孝公直接开口支持商鞅变法,坚定地支持变法主张,还授予商鞅了左庶长的职位,赋予其推行变法的权力,君臣二人,为了共同的强国梦想,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
朝廷上秦孝公虽然为他解决很大问题,但是在民间他仍然要解决很多问题。
变法的锋芒
长久以来,秦国官吏的失信行为,导致百姓对政府充满怀疑和不信任,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商鞅采取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举动——立木为信,他在城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指定地点,就能获得丰厚的赏金。
起初百姓们将信将疑,无人敢上前尝试,直到一位勇敢的壮汉最终挺身而出,搬走了木头,并如约获得了赏金。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直接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也为变法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重要是在商鞅的变法措施中,有一项举措堪称石破天惊,那就是对“刑不上大夫”这一古老传统的突破。
太子触犯新法,商鞅毅然决然地对老师施以严厉的处罚,甚至不惜削去其鼻子,这一举动,彻底震慑了旧贵族势力。
也彰显了商鞅铁腕执法的决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新法面前,人人平等,无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同时他还采取措施限制商业发展,将社会资源集中到农业生产上,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繁荣,但却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粮食产量,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为了激励将士的战斗热情,商鞅推行了奖励军功的制度,他打破了旧贵族世袭爵位的传统,规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和赏赐,这一制度,为秦国培养了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将领。
而且统一度量衡和推行县制,是商鞅变法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统一度量衡,不仅方便了商贸往来,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而推行县制,则彻底打破了旧贵族的封地制度,将地方行政权力收归中央,终于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好,也让很多有所忌惮。
魏国的衰落
商鞅变法不仅在内政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军事上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在秦国的强势崛起面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公元前352年,商鞅率领秦军长驱直入,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并成功占领了这座重要的战略据点。
此后,秦军又乘胜追击,攻占了固阳(位于今山西省境内),这两场胜利,不仅扩大了秦国的领土,也沉重打击了魏国的军事实力。
当秦国知道魏国主将庞涓自杀后,秦孝公再次抓住机会,派出商鞅,联合齐国和赵国一起攻打魏国。
他们先是,俘虏了魏国公子卬,迫使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地,然后还逼迫魏国向秦国低头求和,这次胜利,也是大获成功,直接巩固了秦国在西部地区的霸主地位。
这让秦国彻底站了起来,之前秦国和魏国也有战斗过,但是每一次秦国都是以失败结束,甚至有次失败,秦国一些领土,还被魏将吴起夺取了河西之地。
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不仅收复了失地,还不断蚕食魏国的领土,最终使其走向衰落。
商鞅之死
然而就在秦国走向强盛的道路上,变法的缔造者商鞅却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即位。
秦孝公的离世,对于商鞅而言,无疑是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靠山,那些曾经在变法中利益受损的旧贵族,看到了复仇的机会。
他们开始蠢蠢欲动,密谋策划着如何扳倒这位曾经令他们闻风丧胆的改革家,而在所有人中,公子虔成为了这场阴谋的主要策划者,他联合其他对商鞅怀恨在心的旧贵族,向秦惠文王诬告商鞅谋反。
面对旧贵族的压力和自身地位的巩固,嬴驷决定将商鞅处死,这个消息给商鞅知道后,被迫逃亡,昔日叱咤风云的改革家,那时却沦为孤家寡人,四处逃窜,无处容身。
最终,商鞅被捕,并被处五马分尸,一代改革家就此陨落,他的家人也受到株连,全部被处死。
商鞅的死,那时在很多眼里,是政治牺牲品,是嬴驷无奈之举,但是认真去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嬴驷的决定,还带有自己恩怨。
当年商鞅为了维护新法的权威,不惜处罚了太子的老师,这无疑在太子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且商鞅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君权,随着变法的深入,商鞅的声望日益提高,甚至超过了国君。
这种局面,对于任何一个君主而言,都是难以容忍的。
最后商鞅自身的性格缺陷也加速了他的悲剧,他为人刻薄寡恩,缺乏政治盟友,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结尾
秦惠文王虽然处死了商鞅,但却保留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这并非是因为他认同商鞅的理念,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那时如果将废除变法,将会导致秦国再次陷入混乱,同时处死商鞅也能够平息旧贵族的怒火,巩固自身的统治。
信源
齐鲁网点2021年1月5日——商鞅极似迫害狂
新华网2016年1月18日——我们对商鞅还存在哪些误读?
百度百科——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