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篇1为什么千古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缺少最重要的思想

不染purity 2024-04-28 21:42:46

在思想篇前序中提到的一篇千古名篇缺少最重要的思想,本来是让大家去找找看的,所以就一直没讲,但是我的流量实在比较低,看到的人不多,而且思想篇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篇章以外,就要到尾声了,所以就直接讲给大家听吧。

去年也就是2023年大家在讨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是人”还是“斯人”的时候,我又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温习了一遍,我的重点没有像大家一样去纠结是“是人”还是“斯人”,却发现耳熟能详的这句话一再的强调吃苦的重要性,即使举例各种贤君能臣也是强调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去说明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那就是有思想。

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边千古名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的结论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是在举例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了吃苦,几个贤君能臣虽然都是从艰苦的环境中被发现并任用,一方面是能吃苦,另一方面是有机遇,被人发现,但是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

如果说能吃苦就能成大事,担大任,那么这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是农民,但是事实是我们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不只是农民)都在吃苦中碌碌无为的过完了一生,什么也没有做成。如果给他们一点机遇,最多也是小赚一点,也只是抓得住一时,抓不住一世。如果一个人有思想而且能吃苦,即使没有机遇,凭借自己的思想都可以创造机遇,当抓住机遇时,有思想的人是和整个时代并行的人。

所以在我看来没有能力,没有思想的人,即使能再大吃苦有再大的机遇也成就不了大事,更不用说成为国之栋梁。如果一个人的成就是100%的话,那么吃苦和机遇只占20%-30%,有思想能占到70%-80%。

但是孟子再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却把有思想最重要的内容给忘了,这让我很是疑惑,因为孟子本身自己就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为什么把最重要的思想给忘了呢。也许是当局者迷,也就是因为自己有思想,把别人也想成了和自己一样有思想,在艰苦的环境中有了新思想就能成事。也可能是他没有真正的见过底层的老百姓,不知道他们过的很辛苦,但是连普通的温饱都满足不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把有思想删了,但是从全篇内容来看,没有提及思想的重要性所以可能是真的没有。还有一点就是他在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结论,而没有去强调有思想和成功的关系。

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单纯把能吃苦和能成事,能担大任画等号。

所以那些经历过苦难或者正在经历苦难的人,你们也许会问自己、问苍天,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苦,却什么也得不到,那么今天我要反过来问你:

请问你有思想吗?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次见。

(原创,转载请注明)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