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是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流年似水呐 2024-11-29 05:36:29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是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2015年深冬,西宁市中山医院西墙外的一棵大杨树下,一位91岁的老人颤巍巍地跪倒在地。这片长满枯草的土坡下,掩埋着一个尘封78年的秘密。这位老人就是董用威,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一样东西 - 他父亲的头颅。他的父亲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一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将领。78年前,在甘肃高台的那场惨烈战役中,董振堂战死沙场,头颅被割下示众。他的长子随后也为革命献出生命,而他的遗孀带着寻找丈夫头颅的夙愿离世。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际遇,让这个革命家庭承受如此深重的苦难?这段漫长的寻找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从贫寒少年到革命军人(1895-1930)

1895年,河北新河县一个贫困的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婴,这就是董振堂。董家世代务农,家中仅有几亩薄田,父亲董洪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董振堂从小就要帮助家里干农活,直到13岁才有机会步入学堂。

在当时的乡村,能够读书已是难得,更别说13岁才开始求学。然而,这个农家少年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热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油灯下预习功课。因为家里买不起新书,他就借同学的教材抄写,一字一句地誊抄在自制的麻纸本上。到了夜晚,他常常把麻纸本挂在牛棚的墙上,一边照看牲口一边背诵课文。

1912年,董振堂以优异的成绩从私塾毕业。学校不仅授予他"优秀模范"称号,还破例请他留校担任助教。但是,生活的重担让他无法安心从教。1916年,为了帮补家用,21岁的董振堂参加了当地的民团。在民团期间,他表现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被上级注意到。

1924年是董振堂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加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当时的冯玉祥正在推行新式军事改革,大力提拔基层军官。董振堂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和坚韧的性格,从一名普通士兵开始,先后担任连长、营长等职务。在军中,他严于律己,善待士兵,经常和士兵同吃同住,遇到困难时总是冲在最前面。

1927年,董振堂被提拔为国民革命联军第14师第12旅旅长。这个位置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军职,但他并未因此满足。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他目睹了太多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看到了许多投机分子在战乱中升官发财。这让他开始思考军人的使命和道路。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成为董振堂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冯玉祥在战败后主动通电下野,董振堂所在的部队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第25师73旅。随后,他奉命调往江西,参与对中央红军的"围剿"行动。然而,在与红军的接触中,他逐渐被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主张所打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当他请求率部北上抗日却遭到蒋介石的拒绝时,他对国民党的失望达到了顶点。

宁都起义与入党历程(1931-1932)

1931年冬季,江西宁都县城笼罩在一片紧张氛围中。作为国民党第26路军第25师73旅旅长的董振堂,正在部队中秘密开展起义前的准备工作。自从部队被调往江西围剿红军以来,第25师在与红军的多次交战中屡屡失利。督战队的残酷行径和蒋介石拒绝北上抗日的命令,让官兵们对国民党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1月下旬,董振堂与赵博生、季振同等军官召开秘密会议,商讨起义事宜。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将计划伪装成对红军的一次进攻行动。12月13日夜晚,董振堂向部队下达了"追剿"红军的行军命令,实则暗中派出联络员与红军取得了联系。

12月14日凌晨,宁都城内一片寂静。当集结号角响起时,第26路军的1.7万官兵列队整齐,他们携带了两万多件武器装备,向着预定地点开进。这支部队中不仅有步兵、骑兵,还包括炮兵和工兵,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当天上午,董振堂率部与红军在预定地点会师,打出了"反对蒋介石卖国投敌,拥护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旗号。

这次起义的影响远超预期。当时中央红军的总兵力仅有三万多人,宁都起义使红军的实力几乎翻倍。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支以师级建制起义的国民党正规军,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起义后,董振堂被任命为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

1932年初,董振堂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入党申请。在等待批复期间,他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一千二百块大洋全部交给了组织。这笔钱是他在国民党军队任职期间的全部积蓄,一直由警卫员保管。当时,毛泽东得知此事后曾劝他留一部分用于个人开支或寄给家人,但董振堂坚持全部上交。

同年4月,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身份,亲自批准了董振堂的入党申请。入党后的董振堂很快投入到了反"围剿"作战中。在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中,红五军团屡立战功。董振堂指挥作战细致周密,常常亲临前线观察地形,研究战术。他对部队的要求严格,但对战士们关怀备至,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官兵生活情况。

这段时期,董振堂还特别注重部队的政治教育工作。他经常组织官兵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讨论时事政治。在他的带领下,红五军团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政治觉悟高、战斗力强的主力部队。由于表现突出,董振堂被授予了象征革命最高荣誉的红旗勋章,并晋升为红五军团总指挥。

长征岁月中的人性光辉(1934-193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作为红五军团总指挥的董振堂临危受命,担任中央红军后卫部队的指挥官。这支被称为"铁流后卫"的队伍,肩负着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重任。

在湘江战役中,董振堂的红五军团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阻击战。为了确保大部队安全渡过湘江,他率部在全州至兴安一线构筑防线,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在这场战斗中,红五军团伤亡惨重,但成功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1934年12月,红军到达金沙江畔。当时正值寒冬,江面浪涛汹涌,渡江工具极其有限。董振堂再次担任后卫,在渡口一带坚守了整整九天九夜。期间,他发现一名女战士即将临产,立即组织了一个临时医疗组,并亲自带领一个连队在附近的山岭上设防,掩护这名女战士安全分娩。

在穿越大雪山时,董振堂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现象:当地彝族群众经常在夜间偷偷为红军送来粮食和御寒的衣物。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红军在经过彝族聚居区时,始终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从未扰民。董振堂随即组织部队帮助当地彝族群众修筑房屋、开挖水渠,这种军民鱼水情谊持续到红军离开。

雪山之后是茫茫草地。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沼泽地带,成为了考验红军意志的最大难关。董振堂在行军途中发现,不少伤病员因体力不支而掉队。他立即下令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由身体较好的战士轮流背负伤病员前进。在一次休整时,他将自己仅剩的一块草根饼干分给了一个发高烧的年轻战士。

穿越草地期间,红五军团遇到了一群因躲避土匪而逃难的藏族群众。这些群众中有老人、妇女和儿童,已经几天没有吃过东西。董振堂立即组织部队与这些藏族群众结对子,将仅存的给养分给他们,并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护送他们返回家园。这个决定虽然增加了行军的难度,但却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935年初,在一次战斗中,董振堂发现敌军正在追击一支运送伤员的队伍。他立即调集部队,在一处险要地带设伏,成功阻击了敌军的追击,使伤员队伍安全脱险。这支伤员队伍中,有不少是在湘江战役中负伤的战士。

在长征即将结束时,董振堂的红五军团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但是,他们却在这场空前的远征中,展现出了超越生死的革命精神和人性光辉。红五军团不仅完成了军事任务,更在长途跋涉中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红军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高台之战与壮烈牺牲(1936-1937)

1936年夏,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作为红五军军长的董振堂,带领部队开赴甘肃高台地区。这里地形复杂,既有茫茫戈壁,又有连绵山脉,更有错综复杂的水系。

8月初,董振堂率部抵达高台县城附近。当地马家军在城内布置了重兵,城墙上架设了数十挺重机枪,城外还构筑了多道堑壕。通过侦察,董振堂发现敌军在城东南方向的防守较为薄弱,遂决定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

第一次攻城战在8月5日打响。红五军采取了"两面钳攻,重点突破"的战术。董振堂亲自带领突击队,利用夜色掩护,成功突破了城外第一道防线。然而,当部队推进到城墙下时,敌军突然开启了城门,派出大量骑兵包抄红军侧翼。战斗持续到黎明,红五军付出了重大伤亡,最终不得不撤出战斗。

战后,董振堂组织部队修整,同时派出侦察分队,详细摸清敌情。通过对俘虏的审讯得知,马家军已在城内储存了大量粮草,准备与红军打持久战。考虑到当时的形势,董振堂决定再次发起强攻。

8月12日,第二次攻城战打响。这一次,董振堂改变了战术,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他命令一部分部队在城东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而主力则从西北角发起突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红五军成功突破了外围防线,一度打到城门附近。就在此时,敌军增援部队从背后突然杀到,红军再次被迫撤退。

在两次攻城战失利后,董振堂召集军事会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他注意到高台城南有一条小河,河水不深,可以涉渡。8月17日夜,他命令部队悄悄向河边集结,准备第三次攻城。

然而,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测。当红军部队涉水过河时,敌军的探照灯突然亮起,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了整个渡河区域。董振堂立即命令部队分散突击,自己则带领警卫连冲在最前面。在冲锋途中,他不幸中弹,但仍坚持指挥战斗。

当部队突破到城墙下时,敌军投下大量手榴弹,造成了严重伤亡。董振堂再次中弹,身负重伤,仍在呼喊着"同志们,跟我冲啊!"不久,第三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战友们想要将他抬下火线,他却坚持让大家继续战斗。最终,董振堂壮烈牺牲在高台城下。

战斗结束后,马家军将董振堂的遗体割下头颅,悬挂在城门示众。这一惨烈的场景,成为了河西走廊战役中最为悲壮的一幕。董振堂的头颅被挂在城门整整三天,直到当地一位善良的老人趁夜色偷偷将其取下,埋在了城外的一棵杨树下。

后世纪念与历史地位(1937年后)

1937年秋,高台战役结束数月后,西路军残部终于得知了董振堂牺牲的确切消息。当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会,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悼词。在这份题为《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文件中,特别提到了董振堂在宁都起义和长征中的卓越贡献。

1942年,为纪念在河西走廊战役中牺牲的将士,当地群众自发在高台城外建立了一座简陋的纪念碑。这座碑虽然只是用几块青砖垒成,却成为了最早的西路军纪念设施。当时,曾经收葬董振堂头颅的老人带着儿子找到了埋葬地点,并在那里种下了一排杨树,以作标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政府着手调查西路军将士的牺牲情况。1953年,在高台县城外发现了一处群众掩埋革命烈士的乱葬岗,经过考证,确认其中包含董振堂的部分遗骸。1955年,高台县修建了烈士陵园,将这些遗骸安葬其中。董振堂的夫人张淑清接到通知后,从河北老家赶来祭奠,并在陵园里种下了一棵白杨树。

1956年,中央军委追认董振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同年,他的家乡河北省深泽县将一所中学命名为"振堂中学"。学校大门口竖立起董振堂的塑像,每年开学典礼上,都会讲述他的英雄事迹。

1961年,为了系统整理西路军的历史资料,中共甘肃省委组织了专门的调查组。他们走访了数百位当地老人,收集到许多关于董振堂最后战斗的细节。据一位参与高台之战的老红军回忆,董振堂在负伤后仍指挥战斗的情景,被当地群众编成歌谣流传。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董振堂的事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982年,《西路军史料》正式出版,其中专门辟出一章介绍董振堂的革命生涯。这本书的出版,使更多人了解到这位壮烈牺牲的红军将领。

1986年,为纪念董振堂牺牲50周年,高台县扩建了烈士陵园。新建的纪念馆内,详细展示了董振堂的生平事迹,包括宁都起义、长征途中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残破的红旗,这是当年红五军团的军旗,被当地一位老人保存了数十年。

进入21世纪后,董振堂的革命精神继续影响着后人。2006年,一部反映西路军战斗历程的电视剧在甘肃拍摄,其中重点刻画了董振堂在高台战役中的形象。2016年,高台县建成了西路军纪念公园,园内的主雕塑取材于董振堂指挥最后一战的场景。

2020年,中央军委授予董振堂"名将"称号,将其事迹编入军校教材。在河西走廊沿线,当地群众依然保持着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的传统。董振堂的孙辈经常应邀到各地讲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记忆。陵园里那棵由张淑清种下的白杨树,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0 阅读:0
流年似水呐

流年似水呐

流年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