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人类文化(39)神仙家修身的一般原则

诚明子 2024-03-25 07:35:12

Ⅰ《阴符经》——

由“顺成”(顺其自然)而“逆取”,是先秦道家与神仙家在修身方法的指导思想(注意,不是修身的目标)上的基本区别,也是先秦道家理论和“黄老之学”的差别之一。这一点在黄老之学的另一部经典著作《阴符经》里表现得非常突出。 

《阴符经》相传是黄帝所作,故又称《黄帝阴符经》。道教东派祖师陆潜虚说:“昔者轩辕氏得道于广成子,作阴符、龙虎二经。”而据后世考证,“阴符经必非黄帝语,然亦非汉唐以后人所为”(明·吕坤《阴符经注》)。故把它列为先秦“黄老之学”的经典大体上是不会错的。对于《阴符经》历代注者甚多,看法亦不一,有视为“主术”者,有看作兵书者,亦有视作养生之要旨者。而后世以长生不老、成仙作祖为宗旨的道教人士,则都奉之为修身登仙的枢要。陆潜虚赞之曰:“所谓性命之余,三元二道,则论之备矣。老氏祖之而言道德,伯阳拟之而作《参同》。”他明确认为,被后世称为“万世丹经王”的《参同契》是以《阴符经》的思想为指导而写出来的。而另一位后世公认的神仙丹道大师,宋代的张紫阳在其名著《悟真篇》里亦明白地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由此看来,我们把《阴符经》看作是古神仙家修身之道(注意,不是指神仙家羽化登仙的目标)的理论基础,是有依据的,是合理的。这一点在下文中还将作具体的阐述。 

从气功学的观点来看,《阴符经》所揭示的修身的真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气”(元气)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内涵的自然观 

《阴符经》一开头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开宗明义,说明了全文的宗旨在于揭示“天”(指自然)的规律,掌握“天”(自然)的运化。“天”的本性无所谓私,亦无所谓公,自然而已,而万物的生死是由“天”的自然之性决定的。故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而“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故“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一点和老子关于“道”的本性“德”的认识是一致的。“天”的这种既“至私”而又“至公”之性的本源何在?“天”对万物的“生”、“杀”、“恩”、“害”的作用是由什么控制的呢?曰:“禽之制在气”。这里禽非禽鸟之禽,而通于“擒”,即制约、掌握,而“制”则意为主宰(与“神者,生之制也”之“制”同义)。也就是说“天”(自然)的本性由来于它的本体——“气”(元气)。而“气”(元气)又有阴阳之分,经文中虽未明说阴阳,但多数说到“天地”,而且把天地、人、万物作为构成“天”(自然)的三个要素来

论述。显然,“天地”之“天”,非“天之道”之“天”,而是指“阳之精气轻清,上浮为天”;而与之相对,则“阴之精气重浊,下沉为地”。故以“气”(元气)为“禽之制”的“天”,是“阴阳之总名也”。而《阴符经》又进一步指出:“天有五贼。”按唐代李筌《阴符经疏》的说法:“五贼者,五行之气。”而五行又是由阴阳二气化生的,故李筌曰: 

“天地,则阴阳之二气;气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万物则五行之子也。故使人观天地阴阳之道,执天五气而行,则兴废可知,生死可察。除此外,无可观执,故言尽矣。” 

由此观之,则《阴符经》所说的“天之道”、“天之行”,是以“气”(元气)为本体的,由气(元气)而阴阳而五行而万物的演化规律,是由这个规律决定的“生”、“杀”、“恩”、“害”的运行变化。为什么把“五行”叫做“五贼”呢?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五行互为生克,“更相制伏,递为生杀,昼夜不停”,能在无形之中定人之生死和万物之成败;二是指五行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逆之则灾害生,于人生不利。 

二、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人“心”为核心的天人整体观 《阴符经》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这里的“机”字有“机括”、“关窍”、“关键”的意思,参照《黄帝内经》对于“心”和“神”的论述,可知《阴符经》和《黄帝内经》一样,认为人是由天生成的,故人性和天性是同一的。而天人合一的关键在于神明之所居的人的心。而所以要认识“天”的规定,目的在于确定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并进一步运用这一规律,以有益于人。而这又离不开阴阳五行的运化,故经文曰: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也就是说,如果人能认识阴阳五行运行的规律, 

“用心观执五气而行,睹逆顺而不差,合天机而不失,则宇宙在乎掌中,万物生乎身上。如此,则告无不利,与道同游,岂不为昌乎?”(《阴符经疏》) 

三、“三盗”相宜的修身理论 

在前两点的基础上,《阴符经》把天地、人和万物看作“天”(自然)的三个

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这里,“天地,万物之盗”的“盗”,有更相为盗之意,即“阴阳者……生杀之本始”之意,而这里的万物,也包括人在其中。当万物之生长也,万物盗天地之气;而当天地之杀万物也,天地盗万物之气。后两个盗,说明了人与人以外(实际上是“我”与我以外)的万物之间的更相为“盗”的关系。本来人“心怀智度,能反照自性,穷达本始,明会阴阳五行之气,则而用之”,故善盗万物之气。但是,人生而有欲,故《史记·乐书》曰: 

“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返己,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这就是万物盗人的道理。这三方的“互盗”作用的综合,形成了自然界整体的稳定的演化。故曰:“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到此为止,讲的是顺则生的自然之理。 

据此,则修身之要旨在于:盗于万物,而不为或少为万物所盗;并进而盗于天地,而少为或不为天地所盗。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要做到这一步,关键在于掌握盗机,而“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阴符经》中提出了两种盗机:一是“至静之道”,即先秦道家,乃至儒家修身之道;二是以阴阳五行、八卦甲子为契机的盗机,即经文所说的“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枢诡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这种盗机,就是神仙家修身的指导原则。 

综观《阴符经》全文,可以体会到一种跃然纸上的能动性、进取性。它和先秦道家的虚静自然,先秦儒家的执中率性,乃至同属黄老之学的《黄帝内经》的修身要旨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先天(顺自然之性)而后天,由“无为”而“有为”(通过有为而达于无为无不为),从顺成到逆取的转变的径迹。总之,《阴符经》所提出的把握盗机,使人(我)能盗万物、天地之精气,而不为天地、万物所盗,是古神仙家修身的理论基础。而这个“盗机”,是不可轻泄的。一旦明白了盗机,其运用的结果,是祸是福,完全取决于运用者的道德修养。故《阴符经》告诫曰:“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君不见《封神演义》里的赵公明和云霄三仙子乎?其人固属子虚,其理则实可为鉴。 

最后,再一次说明一下,《阴符经》属黄老之学,非神仙家之作。它本身并没有把长生成仙作为目标。我们只是从气功学的观点,指出它为神仙家的修身方

法(气功)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正是陆潜虚、张紫阳等高度推崇《阴符经》的缘由。

————《气功与人类文化》庞明 著 诚明子 辑录

欢迎读者关注诚明子老师。 头条号 更多精彩继续 ;看完后请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们来认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造福更多的人。

0 阅读:0

诚明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