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本田的合并告吹 日产业绩下滑 员工焦虑 下一步怎么办?
12月13日,本田和日产汽车正式决定撤销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探讨的经营合并计划。主导合并的本田社长三部突然召开了记者发布会。
日产和本田从去年12月开始推进经营合并的相关探讨。其中一个背景是,双方都感受到了作为单一企业生存下去的危机。
从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数量来看,本田排名第7,日产排名第8,如果合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巨型集团。
另一个背景是日产的业绩下滑。
由于美国销售不佳等原因,日产在本财年上半年的结算中,与一年前相比,营业利润减少了90%以上,表示为了重建,将在国内外削减约9000名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合并的探讨一直在推进,但在12月13日下午,本田和日产宣布撤销合并计划。
撤销合并的一个背景是,最初的协议发生了方针转变。
最初,双方都在考虑以平等的地位加入新成立的控股公司。然而,本田从一开始就有一些高管反对,而且当经营合并的消息公布后,本田的股价下跌,本田的管理层和股东都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此外,由于日产的重组计划进展缓慢等原因,本田方面积累起了不信任感,并提出了“将日产作为本田子公司”的方案。
据相关人士透露,由于该方案被认为可以获得本田股东的理解,因此被提了出来,但日产内部当然强烈反对成为本田的子公司。这成为了导致合并告吹的决定性因素。
两家公司员工是怎么看的呢?
日产员工:“只能用遗憾来形容。如果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那么或许可以乐观看待,但我感觉并非如此。现在只有不安。”
本田员工:“两家公司的体质不同,所以我认为要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是很困难的。”
尽管双方都被认为单靠自身难以生存下去,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本田和日产都需要在未来具备在全球竞争的能力,但经营状况迅速恶化的日产需要尽快采取下一步行动。围绕日产,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正在寻求合作。
也有声音对与外资合作表示担忧。
与日产有交易的汽车相关企业:“如果与外资合作,汽车产业是日本的瑰宝,所以技术外流是非常可怕的。这让人感到恐惧。”
一位政府相关人士也对与鸿海的资本合作表示抵触,认为通过共享技术力量的合作等形式来提高竞争力是很重要的。
日产“撤销与本田的合作后,将如何改善业绩”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