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张章子怡参加剪彩活动的生图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照片中的她穿着一袭繁复的礼服,上半身堆砌珠宝,透视元素若隐若现,下半身的露膝短裙却暴露了她膝盖的褶皱。
镜头下的她,两颊微微下垂的皮肉和略显疲态的眼神,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群嘲。
有人调侃她“医美翻车”,甚至用“颜值断崖式崩塌”来形容她的状态。
这场审判似乎带着某种偏见,仿佛女明星一旦上了年纪,就必须永远保持少女般的容颜,否则就会被无情地打入“老态毕现”的行列。
,这场嘲讽并没有持续太久。
没过多久,章子怡又出现在文联会议的现场。
这一次,她素面朝天,戴着黑框眼镜,身穿一件简洁的白色大衣,专注书写的模样被赞“知识分子气质满满”。
路人镜头下的她,皮肤透亮,眼神清澈,骨相依旧撑得起“顶级”二字。
即便略显疲态,那也是岁月赋予的沉静之美。
短短几天内,从“翻车”到“回春”,章子怡用一张照片打了所有人的脸。
这种状态的转变让人不禁想起李安曾经对她的评价:“她的脸怎么拍都好看,根本不挑角度。”
这句话并非虚言。
章子怡的脸,确实称得上是“绝色”。
从《卧虎藏龙》中凌厉如刀的玉娇龙,到《一代宗师》里清冷如雪的宫二,再到《我的父亲母亲》中质朴又倔强的招娣,她的每一个角色都完美印证了李安的评价。
尤其是在《十面埋伏》中,她和金城武躺在草地上的那段戏,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她的脸都出奇得完美。
饱满的额头,挺拔的鼻梁,如刀削般的下颌线,堪称建模级别。
,美貌从来不是章子怡的唯一标签。
她的努力和坚韧,才是她走到今天的关键。
当年还在上学的时候,为了赶上同学的进度,她每天天都黑了还在舞蹈室练习劈叉。
教室里灯也不开,因为如果被老师发现的话会批评。
她就那么摸着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那段时间是她最孤独的时候。
每次透过窗户看天上的星星,她都会想,为什么同龄人那么厉害,还有家人的照顾,而自己却孤苦伶仃,没有一只手来支援自己。
每每想到这里,她就会大哭一场。
但哭完之后,她又回到宿舍床上继续压腿。
这股劲在演员身上是最珍贵的,而章子怡在成名后依然保持着这份初心。
当年拍《卧虎藏龙》时,一场打戏中她不小心把自己的指甲打掉了。
有人问她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只是淡淡地说:“体力上的辛苦我完全不怕,掉就掉了,反正还有九个指头呢。”
从那以后,她每次拍打戏都会让助理准备很多冰块,只要自己或别人受伤,都会第一时间冰敷。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
章子怡的努力不仅仅体现在拍戏上。
她深知,如果没有张艺谋导演,就没有她的今天。
所以,即便她已经成为“国际章”,张艺谋叫她来演一个很小的角色,她也会欣然接受。
在她看来,无论成就多高,自己始终是那个被选中的18岁小女孩。
这种谦逊和感恩的心态,让她在娱乐圈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位置。
,正是这样一个努力且真诚的人,却成为了被攻击的靶子。
章子怡,一个手握华语五大奖满贯、唯一入选戛纳大师班的亚洲女演员、26岁就成为奥斯卡终身评委的人,却常常被讨论她的黑历史和情史,而不是她的成就。
嘲讽她在《上阳赋》中强演少女的声音不绝于耳,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她以《酱园弄》再度搭档陈可辛冲击奖项的野心。
面对这些质疑和攻击,章子怡始终保持着坚强。
她曾经说过:“我很坚强。”
这么多年来,她承受了无数的委屈和非议,但她全部都挺过来了。
她做到了。
无论他人怎样诟病,章子怡始终是华语影史的一张名片。
她补全了华语影视中缺少的女性角色,玉娇龙是每个女生的本我,宫二是每个女性的自我,招娣是每个女孩的初心。
章子怡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女明星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女性在世俗偏见中不断突破自我的奋斗史。
她用实力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也用一张张照片打脸了那些无端的嘲讽。
正如李安所说,她的脸怎么拍都好看。
而她的故事,也正如她的脸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