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时代变了”中国近代100年就经历了四次步兵战术革命

千年论战 2024-06-26 20:14:06

“大人,时代变了”是近代战争的主旋律,从1850年到1950年,中国百年间经历了至少4次步兵战术革命。这可不是一个实战经验就能解决的,每一次变革都有人被淘汰,每一次变革都有人崛起。

从1850年到1870年,中国步兵战术的还停留在火绳枪时代,玩得就是一个冷热兵器混搭作战,湘军和太平军就是那个时代中国军队“最靓的仔”。太平军搞出了牵线阵(25人为单位的行军阵型)、螃蟹阵(一支部队分成三个小队中间,以多变闻名)、百鸟阵(二十五人的散兵阵型)、伏地阵(反击、埋伏作战阵型)等军阵,还有惊人的行军速度,一度把清军正规军打得损失惨重。

湘军的步兵战术要么是从老绿营中改进的“进步连环法”,要么是曾国藩等人从戚继光那里学习的一字阵和二字阵。湘军一个营有500人,却只有130只火枪分成20个左右的小队进行轮番射击,其余的士兵要么用抬枪,要么用刀枪,是典型的火绳枪时代战术,已经和西方先进战术落后了两个时代。

湘军的晚辈淮军其实很有追求,淮军崛起后,全员装备了洋枪,一个标准的淮军营一共拥有洋枪308只,劈山炮40门。武器决定战术,李鸿章因此在1871年进行了战术改革,终于把步兵战术追赶到了排队枪毙时代。淮军通过引进常胜军的11名军官,学会了拿破仑时代就已经流行的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把它们当做是最高等级的技术机密(在满清内部还算顶级战术)。

问题是当时的西方军队因为步兵射速提高,步兵战术已经进化到了散兵线时代,因此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在和法军的PK中吃亏不少。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淮军还用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术对抗已经掌握了散兵线战术的日军,人挤人、密集队形的清军,被日军打得惨败。在甲午战争后,淮军子弟袁世凯通过学习、翻译西方的书籍,成了散兵线战术在中国的推广人。北洋新军有了连排级战术,有了交叉射击,还有了精度射击等训练(虽然到了民国时期,北洋军就忘了这些),还有步兵、骑兵和炮兵的密集配合,算是把中国军队拖进了散兵线时代。

清末、民国时期,保定等地的军校教授得就是这些战术,清末的赴日留学生留学学到的也是这样的战术。可在一战后期,德国人又发明了散兵群战术,中国步兵战术的版本再次落后于时代。散兵群战术以轻机枪为核心,两个步兵之间的间隔拉大到6到8米,强调士兵要隐蔽、跃进攻击。这些战术变化,中国军人或许知道,但他们没作出改变。

因为中国轻机枪的普及要到北伐战争以后,中国步兵战术再次落后,同时期的日本却很快跟进。在抗战时期,已经打了20多年内战的中国军队用老战术迎战日军的散兵群战术,结果又吃了大亏。只有一支军队不但与时俱进,还有自己的独门功夫,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战术改进需要物质和社会基础,不是很多人想象中仅仅靠实战就行的。

6 阅读:453

评论列表

冰河长夜

冰河长夜

3
2024-08-12 13:22

现在是无人机战术么?

千年论战

千年论战

谈古论今,说千年战争,预测战争动态